近日,河南一動物園中一只紅毛猩猩幼崽“七夕”因被飼養員扎小辮子、穿裙子并與人類頻繁互動,引發熱議。有網友因“七夕”可愛形象成為它的粉絲;也有網友認為,將紅毛猩猩當成人來養育會磨滅其動物天性。
動物園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該紅毛猩猩為人工飼養,與人類接觸時都會進行清潔,穿衣扎辮則是為了保溫和好看,“網友都喜歡”。動保專家表示,紅毛猩猩需要和同類一起生活,單獨飼養可能會影響其心理健康,與人類頻繁互動也可能導致疾病傳播。
▲紅毛猩猩幼崽“七夕”。截圖自社媒平臺視頻
紅毛猩猩幼崽“穿衣扎辮”引關注
園方:系人工飼養,穿衣為保暖
近日,河南省沁陽市和生森林動物樂園的一只名叫“七夕”的紅毛猩猩幼崽在網絡引發熱議。在網友發布的照片和視頻中,“七夕”扎著小辮子、穿著衣服,時常與人類互動。有喜歡“七夕”的網友直呼可愛。也有網友質疑,紅毛猩猩就應該在野外自由攀爬;完全當成人來養,不符合野生動物的天性。
記者瀏覽視頻平臺發現,一網名“猩猩老爸”、簡介中標注有“和生森林動物樂園”“十幾年老飼養員”的賬號時常發布“七夕”的視頻,已有2.1萬人關注。在其視頻中,“七夕”被養育在一張嬰兒床里,穿著各式人類幼兒衣物,毛發被編成辮子,被人類握手、摟抱、撫摸。
日前,記者聯系到和生森林動物樂園,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七夕”是該動物樂園自主繁育的一只雌性紅毛猩猩,目前8個月大,全程人工飼養。因為目前當地氣溫尚未達到紅毛猩猩的適宜條件,所以才給“七夕”穿上衣服保暖;扎小辮子則純粹是為了好看,“毛發太長了會擋住眼睛”。
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飼養員有時會帶“七夕”外出曬太陽,此時會和游客接觸,“但每次‘七夕’和人類接觸時我們都帶著消毒液,而且‘七夕’隔天就洗一次澡,完全可以放心。”
該工作人員稱,“七夕”現在還太小,“都還不會走路”;為了紅毛猩猩種群的繁殖增大,必須通過人工飼養,而人工飼養則必然會和人類親密接觸,“你們可以去搜一下紅毛猩猩的發育過程,和小孩子是一模一樣的。”
天眼查資料顯示,沁陽市和生森林動物樂園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許可項目包括動物飼養、活禽銷售、營業性演出、實驗動物生產、動物無害化處理、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經營利用等。
專家意見:
穿衣扎辮、接觸人類或損害動物福利
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藺文成等人于2023年發表的相關文獻中提到,紅毛猩猩是極度瀕危的野生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IUCN)附錄Ⅰ。紅毛猩猩的生活區域并不包括我國,所以我國的紅毛猩猩全部為圈養。其中,圈養紅毛猩猩幼崽在達到能夠獨立生活的年齡前,需要人為將其與雌性紅毛猩猩分開飼養,即母幼分籠。
紅毛猩猩幼崽對于疾病的免疫力低于成年紅毛猩猩,在實際的工作中,一般通過加強通風、調整消毒頻率等的方法來增加幼崽的免疫力。同時,幼崽對外界環境存在一定的好奇性,這極易造成幼崽誤食不干凈的食物,導致感染小袋纖毛蟲。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孫全輝博士告訴紅星新聞,紅毛猩猩屬于社會性動物,需要和同類一起生活,單獨飼養可能會對其心理健康造成較大影響。但在缺乏同類陪伴的情況下,紅毛猩猩有時也會跟飼養員建立親密的關系。
孫全輝提到,紅毛猩猩生有濃密的毛發,強行給它穿上人類的衣物會干擾它們自身溫度調節,也會限制它們的自由活動。人類攜帶的某些病菌對于紅毛猩猩可能是致命的,而紅毛猩猩攜帶的一些特殊的病原體也可能導致人類患病,因此兩者親密接觸也可能會相互傳染病菌,導致病毒傳播。
孫全輝認為,尊重動物自身的需求,為動物打造豐富多樣、模擬自然的生活環境,是動物園肩負的一項重要責任。給紅毛猩猩穿衣服、扎辮子,并頻繁安排其與游客親密接觸,可能損害動物本身,也會向公眾傳遞出將動物娛樂化的信息。
來源:紅星新聞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