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心腹訪華,為何說他是帶著任務來的?又為何說美國對中國敲響兩場戰斗,最終受傷的只有美國呢?
美參議員戴恩斯奉命訪華,意義非同尋常,至少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分析:一方面,關于特朗普的“百日訪華”。特朗普就職前,曾提出“上任百日內訪華”的計劃,但現在,特朗普在位已經60多天了。按理說,應該派出高層或親信訪問中國,為自己訪華做鋪墊。而戴恩斯不僅是特朗普密友,也是特朗普開啟2.0任期以來,派出的第一位訪華的美國現任政界人士。如此看來,戴恩斯或許有望推動中美高層在北京實現會晤。
另一方面,現在恰逢中美經貿互信處于相當低的水平。這個問題不是中國造成的。在上個月,美財長貝森特才就中美經貿問題和中國打了一通電話,電話里,貝森特口頭承諾得不錯,結果,剛放下電話,他就開始不斷炒作所謂中美要“公平貿易”等論調。這潛臺詞就是在說,美國遭到了中國的所謂“不公平貿易對待”。這似乎意味著,中美的那場電話白溝通了,談判失敗了。而戴恩斯在訪華臨行前,曾表示特朗普“很高興我將貫徹他的‘美國優先’議程”。不排除戴恩斯來華求和,會和中國就經貿問題進行討論。
那么,中國的態度是怎樣的呢?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鮮明。21號,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就記者的兩個問題進行了回復,第一個問題是,中國是否期待戴恩斯訪華為中美元首會晤奠基?毛寧在回答中連用兩個“歡迎”——歡迎戴恩斯訪華,也歡迎美國各界人士訪華。隨后毛寧還明確中國態度,認為穩定的中美關系,對兩國人民與國際社會都有好處。都知道,領導人會晤是可以發揮出重要的戰略引領作用的,領導人多談、談好,兩國關系就不太可能會出現大方向上的問題。所以說,雖然毛寧沒有直接明確的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但中國的答案卻是顯而易見的。
記者的第二個問題是,中國是否會與戴恩斯就“芬太尼問題”,和“雙邊貿易不平衡”問題進行討論?毛寧的回答很直接,中美應該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各自關切。這句話的重點是“平等和尊重”。你美國人先入為主,武斷下了所謂“雙邊貿易不平衡”的定論,甚至還憑空捏造出所謂“芬太尼問題”,根本看不到平等和尊重,中國當然不會在這個問題上給美國好臉色看。
事實上,所謂“雙邊貿易不平衡”,絕對不是中國因素導致的,更多的在于美國自身經濟空心化和債務危機,再加上美國蕭條的制造業,導致美國嚴重依賴商品進口,于是出現了美國人眼中的“貿易不平衡”。至于所謂的“芬太尼問題”,則更加怪不到中國頭上,中國合法廠家生產的芬太尼類藥物從未流入美國,美國與其自欺欺人,將問題甩鍋給中國,倒不如好好反省自己——貪婪的美國醫藥資本為了利益,到底有多放縱芬太尼泛濫。
特朗普不僅不聽中國解釋,甚至還不死心,試圖掀起關稅戰、貿易戰這2場戰斗,逼中國買單,但中國反逼美國付出代價,導致美國身上出現3處刀傷。第一,特朗普對全球揮舞關稅大棒,最終買單的只會是美國自己人,民眾生活壓力變大,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競爭力下降。第二,以中國、加拿大為首的國家已經發起反制措施,要是起到示范效應,引來全球對美反制的話,特朗普恐怕也遭不住。第三,加深美國與盟國的不信任,對美國的盟友體系造成影響,動搖美國霸權根基。這件事告訴我們,貿易戰損人害己,互利互惠才是中美如何實現共贏的標準答案。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