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雄安4月9日電 題:外國人眼中的雄安:創新、宜居、新模式
作者 陳林 韓冰
承載著“千年大計”的雄安新區,在外國人眼中是什么樣子?近日,多位走進雄安的外國人說出了他們眼中的“雄安印象”。
河北雄安新區自設立以來,已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走進這座“未來之城”。為到雄安參加一場國際創新合作交流活動,羅慕瑞從瑞士坐了10多個小時的飛機。他表示此前聽朋友說起過雄安,想來實地看一看。
4月2日,河北雄安新區容東片區,一咖啡店內機器人正在制作咖啡。 中新網記者 翟羽佳 攝
雄安新區設立8年來,這里發生了從“一塊地”到繪就“一張圖”、再到建起“一座城”的華麗蝶變,一座現代化城市正拔節生長。截至目前,雄安新區開發面積覆蓋超202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達5030萬平方米,4806棟樓宇拔地而起。
剛來雄安,羅慕瑞就喜歡上了這個“有許多公園、科技感很強”的城市。他說這里宜居的城市環境讓他感覺“很舒服”,希望未來有更多不同國家的人走進雄安新區,“實地感受一下這座新城的發展速度”。
當下的雄安新區,正在打造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隨著疏解到雄安的中央企業越來越多,這里正加速構建以疏解企業帶動為特征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3月29日,“歐洲創新公司進雄安——2025雄安新區國際創新合作交流會”活動現場。 中新網記者 韓冰 攝
創新,是萊茵美因創新平臺副主席尼克拉斯·卡爾·欣里希斯眼中的“雄安符號”。在他看來,雄安展現出的創新活力令人驚嘆。“這里不僅有世界級的城市規劃,更構建起覆蓋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到產業應用的完整鏈條。”
歐洲絲路智聯促進會聯合創始人、董事于爾根·克魯特在參訪雄安后說,現在源源不斷的企業正“落戶”雄安,許多新的項目也在這里發布,“這已經代表雄安新區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他表示,雄安的規劃建設是一個讓人感到震撼的新模式。
4月1日,博拉·米盧蒂諾維奇在雄安新區一家幼兒園,與孩子們進行互動。 中新網記者 韓冰 攝
前中國男足主教練博拉·米盧蒂諾維奇近日走進雄安一家幼兒園,與孩子們進行足球互動。他表示,雄安是一座“未來之城”,在這里看到了教育等方面的創新。“這里多元、開放的教育理念,讓每個孩子都能在陽光下綻放獨特的光彩。”(完)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