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圍繞培育數字文化新興業態集群,濟南高新區今年將重點引進動漫游戲、電競、數字藏品等產業,開發黃河文化元宇宙場景,引進無畏契約、王者榮耀等頂級游戲賽事,構建電競產業生態。
發布會上,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服務中心副主任,濟南高新區發展改革和科技經濟部部長,齊魯軟件園發展中心主任李凱介紹,濟南高新區將緊緊圍繞全市“項目提升年”各項工作安排,結合濟南高新區產業定位和實際情況,重點在制度創新、文化基地建設、數字經濟發展和營商環境提升等方面聚勢發力,充分發揮好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和先行先試賦能產業發展作用。
在工作中,濟南高新區將以制度創新賦能產業發展,構建高標準開放型制度體系。
聚焦全面落實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工作部署,濟南高新區將落實好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2025年工作要點重點事項,以制度創新推動濟南高新區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同時做好自貿高新融合文章,依托自貿高新協同創新工作機制,推進自貿試驗區與高新區各部門、園區融合發展,探索“市場+制度創新+應用場景”招引新模式,在產業、人才、金融、貿易等方面開展聯動創新,共同解決產業發展中的堵點難點,把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政策紅利轉化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今年,濟南高新區將推出一批高質量制度創新成果,全年形成30項以上高質量制度創新成果,其中省級成果3項以上,省級“首單、首筆、首家”業務創新20個以上,提出涉及國家、省級事權重點產業政策性訴求6個以上,提出推動產業發展創新舉措2項以上。
濟南高新區還將高水平建設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打造文化產業創新發展集聚區。
在構建沉浸式文化體驗新場景方面,濟南高新區將高標準建設展示中心,運用VR/AR技術打造非遺文化數字體驗空間,舉辦非遺文化節,開展展演展銷活動。開發線上線下聯動的文創產品矩陣,引進“好客山東”等品牌,深化文創供應鏈合作,通過直播電商拓展傳播渠道。圍繞培育數字文化新興業態集群,濟南高新區將重點引進動漫游戲、電競、數字藏品等產業,開發黃河文化元宇宙場景,引進無畏契約、王者榮耀等頂級游戲賽事,構建電競產業生態。建設AI數智出海產業園,運用AI大模型賦能文化產品全球化傳播。聚焦提升文化產業全鏈條全周期服務效能,濟南高新區將深化數字版權交易合作,設立自貿區版權服務站,全年完成登記不少于150件。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推動文化科技企業享受專項政策。創新文化金融產品,開發知識產權質押等融資工具。構建全周期培育機制,支持企業參與行業標準制定。同時,濟南高新區還將深化文化產業聯動發展與國際合作。比如,濟南高新區將推進濟南都市圈文化創新聯動,聯合開發具有區域特色的文化IP和產品。實施“千帆出海”計劃,開拓東南亞、中亞五國及“一帶一路”沿線新興市場。建立跨國文化協作機制,進一步深化文化產業國際合作與交流。
李凱介紹,濟南高新區將加快推動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聚焦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濟南高新區將增強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拓展數據要素集成應用場景,啟動省級數字經濟特色集聚區建設。做強中央科創區數據要素產業核心區,培育一批應用型數據商,穩步推進數據資產入表。深化網安試驗區建設,促進網絡安全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傳統產業騰退,將齊魯軟件園東片區打造成為數字智慧產業綜合示范區。緊盯產業前沿,濟南高新區將加快匯聚創新要素,突破核心技術。推進大模型工廠化創新,以人工智能賦能各行業智能化轉型,打造人工智能產業地標。聯合中移齊魯創新院,建設人工智能大模型創新孵化中心和加速平臺。依托齊魯開源社,培育開源項目、培養開源人才、營造開源生態。探索打造未來產業創新研究院。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科研院所等聯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更多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濟南高新區將加快先行先試,突破創新,推動數字經濟開放發展。落實國家在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全面清零政策,鼓勵引導外商投資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產業集群。支持外資企業開展互聯網接入、信息服務等增值電信業務,支持外資企業開展電影后期制作服務。
此外,濟南高新區將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打造最優國際化營商環境。
用好省級下放自貿權限,實現投資、貿易、人員流動等多個領域“區內事區內提速辦”,全年辦理省級下放事項500件以上。深化境外投資“一窗通辦”集成服務,年內服務走出去投資項目不少于20個,境外投資額不少于1億美元。搭建濟南片區“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創新境外投資“一件事”服務場景,依托山東中亞合作中心、市科協、市貿促會等平臺、資源,支持企業設立境外研發中心、分公司等,推動國際經貿合作向縱深發展,全年設立境外機構不少于5家。優化外籍高端人才服務生態,打造國際化人才高地,優化外國人來華工作分類制度和工作許可、工作類居留證件審批流程,年內服務引進各類外籍人才不少于30人。依托濟南片區外籍人才創新創業服務聯盟,為符合條件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出具永居推薦函,對上爭取審批發放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試點,進一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服務等制度型開放。(濟南日報·愛濟南 記者:張靜)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