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5日訊 清明節假期,完成升級改造的大汶口遺址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本次改造新增70余件珍貴出土文物,引入文物智能交互展柜、MR混合現實技術等前沿科技,為游客帶來穿越時空的沉浸式文化體驗。
走進煥然一新的大汶口遺址博物館,科技與歷史的完美交融令人耳目一新。在文物智能交互展柜前,游客只需輕觸屏幕,八角星紋彩陶豆便會“開口說話”,通過三維動畫生動講述其制作工藝和文化內涵;戴上MR混合現實眼鏡,觀眾可以“拿起”虛擬文物,360度觀察細節;智能導覽機器人“小汶”不僅能回答游客提問,還能根據參觀路線提供個性化講解,讓歷史知識變得生動有趣。這些創新展示手段,讓沉睡數千年的文物重新煥發生機。
游客劉翠翠說道:“博物館新上了智能機器人、投影,讓我們很直觀地去參觀這些文物,去了解大汶口文化,體驗感非常好。”
作為大汶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核心展示項目,博物館在展陳設計中融入了大量互動元素,系統展示了大汶口文化的發掘成果及其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不少家長特意帶孩子前來參觀,希望通過實物展品和沉浸式體驗,近距離欣賞珍貴文物,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探索之旅。煥新開放的博物館通過科技賦能,為公眾搭建起一座連接古今的文化橋梁,讓史前文明以更鮮活的方式走進現代生活。
大汶口遺址博物館工作人員張燕說道:“我們對博物館進行了部分改造升級,增加了2024年新發掘出土文物70余件,精心復原了內部動物生活場景,同時新增汶河流域沙盤展示,利用MR混合現實技術,為觀眾帶來沉浸式的參觀體驗。使用文物智能交互展柜展示八角星紋彩陶豆,并通過雙面展柜展示黑陶觚形杯從早期到晚期的演變過程,幫助觀眾深入了解大汶口文化。”
閃電新聞記者 張天成 岱岳融媒 于文強 泰安報道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