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御風
緬軍對中國紅十字會的救援車隊鳴槍后,引發了外界對于中緬關系的高度關注,事實證明,緬甸軍政府心知肚明,在目前內憂外患的關鍵時刻,中國是萬萬不能得罪的。
(敏昂萊慰問中國救援隊)
據新華社最新消息,當地時間6日下午,緬甸軍政府一把手敏昂萊大將視察了位于震中的曼德勒市,期間專門來到中國救援隊的駐地進行慰問,并贈送了禮物和水果。緬甸媒體稱,敏昂萊著重感謝了中方對緬甸震災的全力救援,認為這是中緬“胞波情誼”的生動體現。值得注意的是,敏昂萊還說了句心里話,承諾緬甸將“吸取當前事件的教訓”,表示期待“和中方加強溝通”,尤其是在應急救援和防災減災方面的合作。
(敏昂萊慰問中國救援隊)
不難看出,除了對中國救援隊的無私相助,表示外交禮節的感謝外,敏昂萊的表態背后還暗藏著多重含義,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對中方釋放善意,修復因為“鳴槍事件”而受損的兩國關系。據悉,日前中國紅十字會的車隊在前往曼德勒時,在半路遭到緬甸政府軍的鳴槍攔截,雖然中方人員和物資都未受損,但中方還是“強烈敦促”緬方確保中方人員的安全。
(敏昂萊觀摩中國武器展臺)
中方的“高度關切”對于緬甸軍政府而言,絕非是說說而已,遭到西方嚴厲制裁的緬甸方面,高度重視發展和中國等國的關系,長期以來,中方在緬甸投入巨資發展經濟,同時還向緬甸軍隊提供了大量先進武器,這些都是敏昂萊政府無法忽視的貢獻,一旦和中方鬧僵了的話,緬甸軍政府將徹底成為“孤家寡人”,尤其是近期緬甸反對派的武裝攻城略地,軍政府的地盤只剩下半壁江山,此時如果得罪中國,無疑是雪上加霜。
(敏昂萊慰問中國救援隊)
因此,敏昂萊雖然先后慰問了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等國的救援隊,但是在中方駐地的表態最為誠懇,“吸取當前事件的教訓”,并不僅僅指的是搶險救災中暴露的問題,顯然還包括對中方車隊的“鳴槍事件”,敏昂萊希望和中方加強溝通,也是希望避免以后出現類似的誤會,傷害中緬兩國的“胞波情誼”。值得注意的是,在“鳴槍事件”后,緬甸軍政府還同意和民地武暫時停火,便于集中全部力量搶險救災,外界認為,這也和中方的“關切”密不可分。
(中國援助物資運抵緬甸)
實際上,中方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也并沒有得理不饒人,而是保持了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外交部明確表示,愿意應緬甸政府的要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據最新消息,中方第三批援助物資已經于4月5日運抵緬甸仰光,這就說明,雖然兩國出現了“小插曲”,但是總體的友好關系依舊是穩固的,部分國家希望看中緬兩國交惡的“笑話”,注定也看不成了。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