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提振消費需求等政策效應逐漸顯現,加之春節錯月影響消退,3月CPI同比降幅收窄,核心CPI明顯回升。
國家統計局4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從邊際變化看,提振消費需求等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核心CPI明顯回升,同比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0.5%。供需結構有所改善,價格呈現一些積極變化。
3月份CPI環比下降0.4%,其中食品價格環比下降1.4%,影響CPI環比下降約0.24個百分點,占CPI總降幅六成。非食品中,飛機票和旅游價格分別下降11.5%和5.9%,合計影響CPI環比下降約0.13個百分點。
董莉娟分析,CPI環比下降主要受季節性因素和油價下行影響。一是天氣轉暖,部分鮮活食品大量上市,食品供應總體充足。二是旅游淡季出行人數減少,出行類價格有所下降。三是國際油價下行影響。國內汽油價格環比下降3.5%,影響CPI環比下降約0.12個百分點。
CPI同比下降0.1%,比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9個百分點,對CPI同比的下拉影響比上月減少約0.35個百分點。服務價格同比由上月下降0.4%轉為上漲0.3%,對CPI的影響由上月下拉0.15個百分點轉為上拉0.13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從下階段情況看,我國工農業消費品供應充足,服務供給總體穩定,保持物價穩定的基礎沒有改變。同時,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市場需求有望繼續擴大,隨著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增加優質供給,改善消費環境,繼續加力擴圍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實施,有利于物價形勢逐步改善。
PPI方面,3月份PPI環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降幅均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這主要受季節性、國際輸入性因素等影響。
董莉娟分析,PPI環比下降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國際輸入性因素影響國內石油和部分出口行業價格下行。二是煤炭等能源需求季節性下行。三是部分原材料行業價格下行。節后房地產、基建項目開工較為平穩,鋼材、水泥等生產恢復快于需求,疊加生產成本下降,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價格環比均下降0.5%,合計影響PPI環比下降約0.05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國際原油價格下行帶動國內石油相關行業價格環比下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下降4.4%,精煉石油產品制造價格下降1.7%,有機化學原料制造價格下降0.2%。部分出口行業價格環比下降,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價格下降0.7%,汽車制造業價格下降0.4%。
隨著北方冬季供暖陸續結束,采暖用煤需求下降,電煤庫存處于高位,加之新能源發電具有一定替代作用,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環比下降4.3%,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價格環比下降0.4%,合計影響PPI環比下降約0.10個百分點。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從國際看,3月以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整體下行,當月商品研究局(CRB)價格指數均值較2月下降1.0%;國內來看,3月國家統計局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均低于榮枯線。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國內需求偏弱的影響,國內工業品價格環比下行。
關于下階段PPI走勢,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外部經貿環境變化帶來出口放緩,將對國內工業品價格有一定抑制作用。近年出口交貨值在制造業產值中的比重穩定在45%左右。4月PPI同比降幅或將顯著擴大,有可能達到-3.5%左右。年內PPI同比能否較快轉正,主要取決于2025年逆周期調節政策的效果,其中房地產支持政策的影響最大。與此同時,接下來要重點關注外貿環境變化可能對國內工業品價格帶來的影響。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