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博主@智慧芯片案內人 爆料稱,三星首款三折疊屏手機型號SM-F968N(韓國版)和SM-F8680(中國版)已通過GSMA認證,計劃于2025年10月發布,目標在中韓市場進行試水。此舉被視為三星在折疊屏領域對華為三折疊機型Mate XT(銷量已超40萬臺)的正面回應。
技術規格與設計亮點
1. 折疊形態創新:
三星三折疊屏采用雙內折設計(G形折疊),左右屏幕向內折疊包裹,展開后可達12英寸(平板模式),折疊狀態下內屏7.3英寸、外屏6.2英寸,支持2600nit峰值亮度和動態刷新率調節。這一設計與華為Mate XT的“外折+內折”方案形成差異化競爭。
2. 性能配置:
搭載三星Exynos 2500或驍龍8 Gen4處理器,配備12GB RAM+256GB/512GB存儲組合,主打多任務處理與生產力場景。
3. 耐用性升級:
采用UTG超薄玻璃和新型鉸鏈結構,宣稱可承受20萬次折疊測試,較前代Z Fold系列提升30%。
市場策略:中韓試水的深層邏輯
1. 需求導向:
中國折疊屏市場年增長率達114%,韓國本土用戶對三星品牌忠誠度高,且對新技術接受度領先,為試水提供用戶基礎。
2. 競品壓力:
華為Mate XT憑借先發優勢已占據三折疊屏市場主導地位,三星需通過技術差異化(如更大屏幕、更低折痕)爭奪份額。
3. 風險控制:
初期產量有限(目標20萬臺),聚焦中韓可降低全球鋪貨壓力,同時收集反饋優化產品,為后續全球發布做準備。
行業挑戰:創新與實用性的平衡
1. 價格門檻:
三折疊屏手機成本高企,預計售價超2萬元,遠超主流折疊機型(如華為Mate XT起售價1.8萬元),需通過旗艦體驗說服用戶。
2. 生態適配:
大屏分屏、多任務交互等軟件優化成關鍵。三星正測試基于OneUI 7系統的分屏功能,支持三窗口并行操作,但第三方應用適配仍需時間。
3. 供應鏈穩定性:
三星需確保UTG玻璃、鉸鏈等核心零部件產能,避免重蹈Galaxy Fold初代品控問題。
未來展望:折疊屏技術持續迭代
三星近期曝光的四折疊屏專利(支持360度自由折疊)和Z形三折疊設計(展開7.4英寸)顯示其技術儲備雄厚,但量產仍需突破折痕控制與厚度平衡難題。業界分析,折疊屏賽道已從“形態創新”轉向“場景化實用”,廠商需在續航、重量、軟件生態等維度持續優化,方能擴大用戶基數。
以上信息綜合自網絡爆料,具體參數以官方發布為準。配置信息或存在迭代或誤差可能,理性看待爆料內容哦~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