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歲,生命的旅程才剛剛起個頭,本應滿是無限可能,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大步向前,可對于溫州男孩吳昱豪來說,這卻成了生命的終點,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么消逝了。
當吳昱豪確認去世的消息傳出,整個世界仿佛都陷入了一陣沉默。這個男孩自 3 月 25 日晚上失聯,一直到 4 月 7 日才被打撈上岸,整整 13 個日夜啊。
在這期間,他的家人、親戚,還有無數好心人,都在拼了命地尋找他,可最終等來的,卻是如此令人痛心疾首的結果。
吳昱豪并非那種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沒多少人原本就知道他是誰。但他的離去,還是引發了大家的疑問,這孩子為啥要離家出走呢?
3 月 25 日晚上 10 點多,他最后一次出現在甌北大橋附近。走得那叫一個悄無聲息,手機沒帶,也沒留下任何只言片語。
得知孩子失蹤后,他媽媽、舅舅和其他親戚們,連夜就開始張貼尋人啟事,甚至還拿出了 20 萬懸賞找人。
這 20 萬可不是一筆小數目,由此也能看出他家經濟條件應該挺不錯的,不少網友都猜測他是個 “富二代”。
這個所謂的 “富二代”,生活卻并非旁人想象中的那般瀟灑自在。在找了一天健身房工作后,第二天他就人間蒸發了。
從 3 月 30 日開始,他媽媽便接連在社交平臺發聲,一次比一次焦急。一開始,她滿是自責地說:“我錯了,我是罪人。” 到了 4 月初,又發文稱:“媽媽生意做得挺好,養你綽綽有余,你啥都不用操心,趕緊回來就行。”
從這些話語里,其實能窺探出不少背后的故事。雖說外人并不清楚他們家的具體狀況,但從母親這般反復的表態中,能明顯感覺到她是真的后悔了。
可現實就是這么殘酷,這世上有太多的后悔,一旦發生,就再也沒有彌補的機會了。
吳昱豪剛高中畢業,好不容易考到了健身教練證,正打算踏入社會大顯身手呢。舅舅透露,他前一天才剛在健身房上了一天班,誰能想到第二天人就沒影了。一個即將開啟人生新征程的年輕人,咋就突然消失了呢?
親戚中,有個疑似親友的人站出來說了幾句。說他是個特別善良的孩子,還和大伙一起出海去找過他,可惜最終奇跡并未降臨。
這位親友最后留下一句話:希望他下輩子能生活在一個家庭氛圍更融洽的環境里。
這話呀,看似簡單,實則意味深長。沒把話說得太透,卻又精準地抓住了關鍵。很多時候,有些事的根源并非某一個具體的突發事件,而是長期以來積累的矛盾。
家庭氛圍這東西,日積月累,真的有可能把一個人壓垮,尤其是像吳昱豪這樣的年輕孩子,心思敏感,涉世未深,又不太擅長表達內心想法。一旦鉆了牛角尖,身邊人往往連阻止的機會都沒有。
網友們想從這位親友口中了解更多細節,可他沒再往下說。不過說實話,就算他不說,大家心里也都能猜到個大概。
吳昱豪的媽媽說得最多的就是:“你回來吧,一切都能解決。” 只可惜,這句呼喚,來得實在是太晚了。
人都已經不在了,此時再說什么,都已經無濟于事了。
家里有錢沒錢,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孩子快不快樂;父母愿不愿意在孩子身上花錢,也不代表孩子生活得就輕松自在。很多人一看到 “富二代” 這三個字,就理所當然地認為人家啥都不缺。但實際上,人心里的那種空缺,很多時候可不是金錢能夠填補的。
他媽媽還說過:“爺爺奶奶我來養,這不是你的責任。” 就這么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背后卻隱藏著太多信息。
或許吳昱豪長期以來都深陷家庭的各種壓力之中,覺得自己沒有自由,也不被家人理解。如今媽媽終于意識到了這一點,可惜已經沒機會當面對孩子說了。
這一次,大家不再去糾結他學習成績好不好,也不再討論他是不是個聽話的乖孩子,所有人都在思考 —— 這個 18 歲的男孩,到底經歷了些什么,才會做出這樣決絕的決定。
但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并不需要過多追問。一個家庭內部到底是個啥情況,只有身處其中的他們自己最清楚。
作為旁觀者的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年輕生命的消逝,一個母親在社交平臺上一遍又一遍地自責,以及一個家庭,仿佛被硬生生折斷了一根頂梁柱。
這不得不讓我們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應該多關注一下身邊人的內心世界,尤其是那些年輕的孩子,別等到悲劇發生了,才追悔莫及。真希望這樣令人痛心的事情,以后能少一些,再少一些。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