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周報
4月9日晚,寧波銀行披露年報,永贏基金2024年經營數據一同公布。
在公募行業競爭不斷加劇背景下,永贏基金2024年增收又增利,營收和凈利潤分別達到13.63億元、2.55億元,同比增長33.89%、46.55%。
作為銀行系公募,永贏基金成立初始,以收益較為穩健的固收類產品為主。過去幾年中,永贏基金嘗試擴展業務類型,發行了眾多類型基金,但除固收產品外,募資規模多數較小。
目前,永贏基金資管規模已突破5000億元,站在新的起點,這家昔日的“固收專家”,想要實現進一步擴張,要做的功課仍有不少。
營收、凈利均增長兩位數
相比于2023年10.18億元營業收入、1.74億元凈利潤,2024年永贏基金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達到13.63億元、2.55億元,均增長了兩位數。
截至2024年末,永贏基金公募總規模529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697億元,其中非貨規模351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033億元。
永贏基金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發揮固收業務優勢的同時,近年來,公司持續在主動權益、絕對收益、被動指數等重要業務板塊發力,2024年四大業務板塊規模首次實現同步增長。
2013年11月成立的永贏基金,在國內公募發展進程中并不算早。作為銀行系公募,永贏基金成立初始,以收益較為穩健的固收類產品為主。過去幾年,得益于債券市場收益回報較好,公司資管規模增長迅速。從2020年初的1775億元,僅用五年時間資管規模已達到5296億元。其中,僅在2024年永贏基金年度規模就增長了1697億元。
在經過十余年發展后,目前永贏基金已擁有基金經理44人,產品數量274只(不同類別分別計算)。
“偏科”的銀行系公募
規模快速增長的另一面,是永贏基金長期以來面臨的“偏科”問題。2024年以前,永贏基金共有發行202只基金,但其中偏向權益部分基金僅有55只(股票+混合+靈活配置),較多成立于2022、2023兩年。
過去一年多,永贏基金調整了產品發行結構,在2024年發行的56款產品中,其中權益類產品11只,債券類方面細化了不同產品類型,全年發行中長債、混合債、短債發行數量分別為21只、12只、4只,此外永贏基金還布局了少量指增產品和被動指數類基金。
2025年,永贏基金加速產品轉型步伐。截至4月9日,永贏基金共發行16款產品,主要為行業類ETF和寬基指數產品。
在2024年初至今發行的產品中,僅有滬深300ETF永贏、永贏騰利A、永贏璟利A三只基金當前規模超過10億元,其中規模較大的永贏騰利A、永贏璟利A(規模分別為91.18億元、73.47億元)仍為固收產品。盡管發行了多只權益基金,但其募資額并不算理想,多只基金規模僅在千萬元級別。
從其目前的資產配置構成上,永贏基金當前近5300億元資管規模中,股票類資產凈值占比僅為3.98%(約210億元),債券類資產占比仍高達91.33%。對比來看,此前新成立的永贏璟利A單只規模達73.47億元,相當于公司全部股票資產35%。這一結構性矛盾折射出銀行系公募轉型的深層困境:既要維系固收基本盤,又需培育權益新動能。
基金經理蔣衛華收益表現不佳
永贏基金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未來永贏基金將繼續大力發展權益基金,力爭為投資者創造中長期穩健收益;加大中低波動型產品創新力度,加快推進指數化投資發展。
永贏基金部分基金經理業績表現不佳,其中包括在支付寶曬出實盤的蔣衛華。
蔣衛華持有的自身操盤的永贏新興消費智選混合發起A、C,當前實盤金額25.45萬元。該基金當前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嘉益股份、匠心家居、康方生物、諾泰生物、東瑞股份、丸美生物、信達生物、神農集團、安克創新、錦泓集團,主要投向農業、醫藥、家具家居等行業,不同類別配置較為分散,但其持股集中度較高,前十大重倉股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達77%。
過往一年多來,蔣衛華每個報告期均以超過4倍的頻率進行調倉換股,自2023年8月任職以來,相關產品任期內累計回報0.42%。
不過,蔣衛華目前持有的永贏新興消費智選混合發起A、C目前尚未實現盈利,截至4月9日,其個人持有期累計虧損5492.71元。
目前蔣衛華共管理6只基金產品,合計規模13.02億元。除了2025年3月剛接手的永贏港股通品質生活慧選混合外,年度收益表現上,永贏新興消費智選混合發起2023年股票虧損458.38萬元,2024年,股票虧損則為248.15萬元。
蔣衛華管理的另一款產品永贏消費主題,自2024年6月接手以來,同樣未能盈利。從該基金經營數據來看,2024下半年永贏消費主題股票虧損1259.06萬元,扣除債券、股利后仍有超過700萬元虧損。
站在資產管理規模突破5000億元的起點,永贏基金的挑戰愈發清晰:如何平衡規模增長與持有體驗的關系。當理財凈值化進入深水區,這位昔日的“固收專家”,想要實現進一步擴張,要做的功課仍有很多。
(文章來源:時代周報)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