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彬彬 記者 陳芳
近期多個港口發布的一季度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持續增長,折射出中國外貿韌性不減。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副司長肖露4月9日在專題發布會上表示,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潛力不斷釋放,穩經濟、穩外貿政策接續發力,中國外貿有信心、有底氣面對各種風險挑戰。
今年以來,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與此同時,穩外貿各項便利化政策措施持續落地顯效,外貿企業積極開拓創新,1至2月中國貨物出口達到3.88萬億元,同比增長3.4%。
一季度外貿數據將于下周公布。從近期密集公布的港口數據看,中國外貿有望實現平穩開局。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該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分別超過4%和7%;同期,珠海港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5.52%;廣州港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7.02%。
“一季度,投資、消費等國內需求增長好于預期,制造業和服務業PMI持續回升,為港口貨物吞吐量的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貿易保持較快增長,成為港口業務發展的新增量。”清暉智庫創始人宋清輝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
中國外貿有穩固的“基本盤”。肖露介紹:“中國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到近70萬家,其中民營企業占比超過八成,廣大外貿企業在開拓和拼搏中錘煉了韌性、增強了實力、積蓄了動能,這是中國外貿最堅實的基本盤。”
中國外貿有充沛的“新動能”。肖露表示,小到咖啡機、掃地機、布料纖維,大到電動汽車、船舶飛機、工業機器人,中國產品已經得到了全球消費者的青睞。中國新業態的潛力持續釋放,跨境電商為全球消費者創造了更為便利的購物體驗,也支撐其成為國際貿易發展新動能,規模實現快速增長。
當前,世界經濟正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尤其體現在貿易領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受到了威脅。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日前發布的報告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率下調0.2個百分點至3.1%,同時將中國經濟增長率上調了0.1個百分點。“這‘一升一降’體現出國際社會看好中國經濟,對中國發展前景的信心不斷增強。”肖露表示。
肖露強調,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潛力不斷釋放,穩經濟、穩外貿政策接續發力,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沒有變,中國外貿有信心、有底氣面對各種風險挑戰。
濟南大學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坤認為,面對貿易保護主義等挑戰,中國外貿可以從優化貿易結構等方面發力,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拓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等新興市場。
同時,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肖露介紹,中國已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與30個國家和地區簽署23個自貿協定,2024年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占比首次超過50%。
“中國將堅定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堅定維護全球貿易秩序,和更多貿易伙伴攜手合作、實現共贏,為全球貿易增長注入更多的穩定性力量。”肖露說。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