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關稅戰陰云籠罩下,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標聯想沙特工廠EPC項目,凸顯聯想布局中東的戰略深意。
本文是阿中產業研究院“沙特生意經”系列第337篇,深度介紹中阿投資、貿易和工程建設領域的產業政策、法律法規、產業趨勢、市場需求、競爭格局和潛在交易機會。
1. 背景
近日,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材國際”)全資子公司成都建筑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沙特分公司(簡稱“成都建材院沙特分公司”)與聯想(沙特阿拉伯)創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Lenovo (KSA) Innovation Technology (SILZ) LLC)正式簽訂《聯想項目設計、建造、采購和施工總承包合同》。
合同金額暫定為2.63億美元(約合18.5億元人民幣),包含固定總價2.61億美元及家具供應估算費用260萬美元。這一EPC(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項目標志著中國企業在沙特高端制造業領域的又一重要突破。
根據合同,成都建材院沙特分公司將在沙特利雅得哈立德國王國際機場特殊綜合物流區,為聯想建設一座消費電子制造基地。
項目涵蓋許可申請、設計與工程、設備采購、施工、測試及調試等全流程,預計不晚于2026年8月31日竣工。新工廠占地約20萬平方米,初期年產PC和服務器200萬臺,后期計劃增至900萬臺,將為中東和非洲(MEA)市場提供本地化服務。
2. 聯想沙特布局的深層背景
此項目是聯想集團與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旗下子公司Alat戰略合作的重要一環。
2024年1月8日,聯想宣布與Alat達成20億美元合作協議,包括發行零息可轉換債券及認股權證,籌資約2.12億美元。隨后,雙方于2024年5月正式確立伙伴關系,聯想計劃在沙特設立MEA地區總部并建設制造基地。
據《金融時報》報道,這一合作不僅為聯想提供資金支持,還與沙特“2030愿景”經濟多元化目標高度契合,預計將創造數千個就業崗位。
2025年2月9日,聯想與Alat在利雅得舉行新制造基地奠基儀式,標志著項目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華爾街日報》指出,該工廠投產后將生產PC、臺式機及AI服務器,助力聯想鞏固在中東市場的地位。
聯想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集團總裁喬瓦尼·迪菲利波在LEAP 2025科技大會上表示,這一基地將輻射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國家和非洲市場,復制聯想在全球的成功制造業模式。
3. 關稅戰下的戰略意義
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及全球關稅壁壘加劇,跨國企業供應鏈面臨重構壓力。
據彭博社分析,聯想選擇沙特建廠,不僅是對成本和市場的考量,更是對地緣政治風險的主動應對。沙特作為中東經濟樞紐,享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較低的貿易壁壘,能有效規避歐美市場的關稅限制。
《南華早報》評論稱,聯想此舉展現了中國企業在全球化布局中的靈活性與前瞻性。
與此同時,沙特“2030愿景”推動制造業本地化,吸引了包括聯想在內的高科技企業入駐。中材國際此次中標,不僅體現了中國基建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也為中沙經濟合作注入新動能。據新華社報道,中沙兩國近年來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日益深化,此項目正是雙方互利共贏的縮影。
4. 未來展望
聯想沙特工廠的建成,將顯著提升其在MEA地區的供應鏈效率和服務能力,同時為沙特經濟多元化增添助力。
中材國際作為EPC承包商,其高質量交付能力也將進一步鞏固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口碑。業內人士預計,隨著項目推進,聯想和中材國際的合作或將成為中資企業“走出去”的新標桿。
在全球經濟格局動蕩之際,聯想沙特工廠的意義已超越單一項目本身,它不僅是企業戰略的延伸,更是中沙攜手應對全球化挑戰的生動實踐。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