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因步行街“來來來,兩元一個”無限循環的廣告宣傳聲而煩躁?是否被小區樓頂冷卻塔的“嗡嗡聲”吵得夜不能寐?是否苦于農貿市場的砍骨剁肉聲無法消除?為解決百姓家門口、窗戶邊的噪聲污染問題,深圳市出臺全國首批社會生活噪聲管理技術規范,指導噪聲排放者實施降噪措施。首批技術規范由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提出并歸口,由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牽頭編制,其中,《社會生活噪聲管理技術規范 客貨流集中區域》(以下簡稱“《客貨流集中區域》”)和《社會生活噪聲管理技術規范 固定設備》(以下簡稱“《固定設備》”)已于2025年4月1日起實施。
客貨流區域:從源頭管控商業噪音
隨著城市發展與人口增長,人們對各類物資的需求日益旺盛,為了方便市民生活,在居民區附近建設了許多大型批發兼零售市場、商場及配貨站等,在日常運營過程中,貨物裝卸聲、人群喧嘩聲、設備運行聲、車輛行駛聲等對周邊居民生活影響嚴重。
為強化商業步行街、農貿市場、專業市場、購物中心等客貨流集中區域噪聲管控,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寧靜需求,《客貨流集中區域》從明確主體責任、科學布局、規范營業行為、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提出管理要求,完善客貨流集中區域噪聲管理體系。
客貨流集中區域常根據不同活動目的分為交易區、停車區、卸貨區等功能區,不同功能區的噪聲污染特點不一,且區域涉及主體眾多,根據各區域的特點合理進行場地布設、明確各方主體責任是源頭管控的關鍵。《客貨流集中區域》從業態布設、通道設置、附屬停車場(點)設置、裝卸和垃圾收運區域設置方面提出具體要求,指導客貨流集中區域科學進行場地布局,通過明確建設單位、運營單位、商業經營者、顧客的噪聲污染防治責任,確保責任主體不缺位,從源頭降低噪聲影響。
針對客貨流集中區域擾民嚴重的廣告宣傳、裝卸操作行為,《客貨流集中區域》提出了限制音響額定功率、合理擺放音響朝向、規定使用時間、進行場地平整、使用低噪工具等行為管控要求,并從設備選型、傳播路徑降噪、鳴笛提醒、噪聲監測等方面提出噪聲治理措施,同時提倡運營單位通過共建共治、友好協商解決噪聲問題。
固定設備:全生命周期噪聲管控
冷卻塔、風機、空調設備等固定設備大多屬于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在商業經營場所和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中必不可少,其安裝數量和使用頻率呈現指數式增長,導致固定設備噪聲投訴時有發生,且由于其功能屬性,不能簡單粗暴地通過限制其使用時間和功率控制固定設備噪聲。為完善固定設備噪聲管控鏈條,《固定設備》針對商場、寫字樓、酒店、餐飲店等商業經營場所和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中的固定設備,從位置布局、選型設計、降噪措施、安裝驗收和運行維護等5個方面提出管理要求,完善固定設備噪聲管控鏈條。
《固定設備》要求設備安裝前進行噪聲影響評估,安裝時盡量遠離敏感建筑物,并充分利用地形條件、聲源的指向性和總體布局等措施改善降噪效果。選型設計是設備源頭降噪的關鍵,要求選擇性能適當、附屬管道設計合理的設備,降低噪聲影響。對于從位置布局、選型設計無法滿足降噪要求的設備,應充分參考《環境噪聲與振動控制工程技術導則》(HJ2034-2013)相關要求,確保降噪措施合理有效。此外,《固定設備》也對設備的安裝、驗收、日常維護保養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形成全生命周期噪聲管控
社會生活噪聲聲源復雜,其種類繁多、形式多樣、不斷涌現,做好社會生活噪聲管控是全市噪聲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后續,深圳將不斷完善社會生活噪聲治理標準體系,細化管理要求,提供針對性降噪指導,為建設寧靜城市提供更多示范經驗。
采寫:南都記者 蔡宇晴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