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4月10日消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官宣,在第29個世界帕金森病日來臨前夕,中國首例帕金森病患者接受GCP級自體干細胞移植治療的帕金森病患者,現身該院科普活動現場,首度面向公眾分享其階段性康復體驗。
這意味著,中國首例帕金森病患者通過國際標準臨床試驗,用自身干細胞修復受損腦神經,邁出細胞治療帕金森病的關鍵一步。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神經退行性疾病,病患者因腦內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逐漸死亡,出現肢體震顫、運動遲緩等癥狀,最后甚至導致運動功能喪失乃至全身僵硬,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被稱為“不死的癌癥”。
我國現有約400萬患者,當前藥物治療雖能緩解癥狀,但無法阻止疾病進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瑞金醫院院長寧光指出,近年來,醫院致力于帕金森病的治療與研究,取得了包括干細胞移植、神經調控等在內的新技術進展。
66歲的帕金森病患者沈女士在瑞金醫院接受了一項創新治療——通過微創手術,將自體誘導多能干細胞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經前體細胞移植入腦部,3月1日實施手術至今,一月有余,沈女士已能實現一整天自主行走。
沈女士在分享中提到,“接受干細胞治療后,我的睡眠質量明顯改善,入睡很快,一覺能睡6個小時,原來僵硬的手腳也比之前靈活,每天都能感受到細微進步。雖然恢復過程需要耐心,但‘一天比一天好’的狀態讓我充滿希望。”
據悉,這是我國首次將此類細胞治療技術應用于帕金森病臨床實踐,沈女士也成為我國首例在國家藥監局批準開展的臨床試驗中接受自體干細胞療法的帕金森病患者。
該療法通過采集患者血液細胞,經實驗室誘導為具有分化潛能的多巴胺前體細胞,再精準移植至患者腦內特定區域,由于是自身細胞,因此規避了免疫排斥風險,為中晚期患者提供了新治療思路。
【本文結束】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快科技
責任編輯:落木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