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零點過后,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一家養殖基地遭遇離奇起火事件,8個大棚被燒成廢墟,數百只白獅頭鵝成為“烤鵝”,同時還有大量養殖的爬行寵物、花卉、盆景和紅木家具等被燒毀。
3月26日,該公司負責人楊先生向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透露,現場疑似多點同時起火,估計損失超過2000萬元。這已是他的基地第三次遭遇火災,而前兩次均未能找到責任人。
3月24日零點50分左右,剛入睡不久的楊先生聽到火警聲音后起床查看,發現他的養殖基地已被大火吞噬,8個大棚盡數被毀。他向記者表示,每個大棚長度可達300米,占地面積很大。事發時,由于火勢迅猛,在他從睡夢中驚醒并趕到現場時,幾乎已經完全焚毀。
據楊先生所述,一個大棚的材料成本在60至100萬元之間,人工成本則在10到20萬元不等,僅這8個大棚的損失就可能高達1000萬元。
此外,基地內飼養的500余只白獅頭鵝被燒死,還有不少雞、鴨、種蛋及爬蟲類寵物也未能幸免于難。與此同時,許多珍貴的紅木家具、根雕作品以及盆景均化為灰燼。綜合計算下來,此次事故造成的總損失可能超過2000萬元。
楊先生介紹道,最初這里是一個花卉培育基地,總投資額達到了7000多萬元人民幣。原本主要種植花卉和多肉植物,初期經營狀況良好,但隨后便頻繁遭受火災侵襲。
第一次火災發生在2016年,經消防部門調查排除了電氣故障等原因。記者在消防部門出具的《火災事故認定書》中看到:2016年1月28日凌晨3點36分,法庫縣消防中隊接到報警稱該縣孟家鄉老邊村的一家公司大棚發生火災。該次火災導致兩個大棚被摧毀,部分花卉植物受損。經過詳細調查,確定起火時間為同日凌晨2點50分左右,起火點位于2號棚西側,起火原因不排除外來火源或遺留火種的可能性。
那次火災給楊先生帶來了約3000萬元的經濟損失,包括4600多個盆景的損毀,然而并未立案調查。
2018年4月,基地再次遭遇火災。據楊先生回憶,那次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400萬元。他當時沒有深入追究,而是選擇了繼續維持生產。
對于26日的火災,楊先生表示,經消防與公安初步勘查,懷疑是多處同時起火,不過尚未收到正式的火災鑒定報告,因此目前尚無法確定此次火災的具體性質。
記者聯系法庫縣孟家派出所了解情況,工作人員稱此事正在調查中,建議向法庫縣公安局了解情況。26日晚,記者多次撥打法庫縣公安局和消防救援大隊辦公室電話,暫時無人接聽。
來源 |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