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千尋位置
4月9日,千尋位置正式發布機器人時空智能三體開發套件spatix (簡稱“時空智能三體套件”),助力機器人企業降低研發門檻、提升研發效率。目前,千尋位置已與多家知名具身智能頭部企業合作,共同推進具身智能等未來產業的商業化落地。


機器人研發、生產或集成應用的企業以及相關科研機構均可通過免費體驗活動申請試用(點擊閱讀原文即可申請),獲得專屬服務。
時空智能三體套件不僅包括時空智能服務、還包括時空智能模組/板卡/定制天線、即裝即用的整機盒子及相應的開發套件,開發者可通過套件快速接入千尋位置時空智能能力,集成大氣推理大模型、電離層感知大模型、防欺騙等專為機器人行業定制的特色服務。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具身智能寫入未來產業體系,明確提出將智能機器人列為重點發展的新一代智能終端。相較于傳統工業機械臂,以機器狗、人形機器人等為代表的新一代具身機器人通過環境感知與運動協調能力的雙重躍遷,正在從封閉式專用系統向通用化智能平臺、從單一限制場景向復雜全域空間加速轉型,這對全域全場景的時空智能能力提出迫切需求。
千尋位置ceo陳金培指出:“機器人無論是運動控制,還是任務執行,本質上都是將數字驅動指令轉化為物理世界的精準操作。想要實現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高效協同,最必不可少的橋梁就是時空智能能力。”
北斗時空智能加持,
機器人加速全域全場景應用
千尋位置通過構建時空基準、動態感知及協同決策能力,正在為機器人感知、規劃與決策提供技術底座。
機器人時空智能架構圖
具體而言,感知系統是機器人的感覺器官,傳統技術只能滿足室內定位的需求,在室外環境,容易帶來定位盲區和定位誤差增大的問題。時空智能三體套件通過融合北斗時空智能基礎能力、視覺系統、慣性導航系統以及超寬帶(uwb)技術等多種先進技術,在室內外一體化環境中為機器人輸出精準、可靠且安全的位置信息,讓機器人擁有像人一樣的方向感,能夠完成復雜環境中的多樣化任務。
在路徑規劃階段,千尋位置還為機器人提供高精度的環境感知和地圖先驗信息,幫助機器人合理地進行路徑規劃和自主行動,避開障礙物并順利到達目標位置。
“千尋位置多行業應用的創新成果還可以輔助機器人更加高效地執行任務。”千尋位置高級產品專家周睿介紹:“以園區巡檢機器人為例,千尋位置基于巡檢視覺大模型,可以助力巡檢機器人高效識別破損設施、可疑問題或者人員異常闖入等事件。”
有了北斗時空智能能力的加持,機器人可以在港口、機場、工業園區等全域全場景完成安全巡檢、物流配送、應急救援等工作。例如,在復雜高危的化工廠等區域,機器人可代替人力完成巡檢等任務。
自研“三體”技術能力
驅動機器人創新應用
此次推出的時空智能三體套件,是千尋位置"星地一體、云芯一體、軟硬一體"的三體技術能力在機器人領域的創新實踐。正是基于自研技術的積累,千尋位置才能為機器人行業提供“開箱即用”的時空智能服務。
以衛星導航定位的“頭號干擾者”——電離層擾動為例,2025年,電離層擾動因太陽活動高峰(第25個周期峰值年)顯著加劇,導致機器人在戶外作業出現定位精度不準甚至無法定位的情況。千尋位置基于三體技術能力,建立電離層感知大模型和大氣推理大模型,實現對電離層擾動提前預測、抑制,將大幅減輕電離層變化對機器人作業的影響。
作為北斗地基增強系統的建設方,千尋位置基于北斗衛星系統(兼容 gps、glonass、galileo)基礎定位數據,利用遍布全球的 6000 多座 gnss 星基/地基增強站,自主研發的智能算法、芯片及大規模互聯網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厘米級定位、毫米級感知、納秒級授時的時空智能服務。累計接入終端設備超過 23 億。
在服務億級規模設備的過程中,千尋位置打通了時空智能全鏈路,將時空智能一體化地注入自研服務、算法及芯片模組中,為具身機器人、低空出行、智能駕駛等多行業提供云芯一體、數實融合的全棧時空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
歡迎轉發,但請注明出處“上海經信委”
覺得不錯請點贊!
上觀號作者:上海經信委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