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在外部關稅沖擊和全球資本市場波動中展現出較強韌性。
這一波行情的支撐力量主要來自“真金白銀”的增量資金。目前來看,已有超過230家上市公司發布增持、回購計劃或進展,累計投入資金超百億元,部分央企、民企的單筆回購金額高達數十億元。
此外,“國家隊”代表的中央匯金、中國誠通等連續增持ETF和指數基金,疊加社保基金、險資等長期資金入場,形成多層次護盤矩陣,直接提振市場信心。
眾多上市公司集中增持回購給市場傳遞的重要信號
1. 上市公司主動糾正非理性的下跌
面對市場波動,增持回購被視為企業主動糾正股價被低估的方法。央企是A股的中堅力量,國資委明確要求其通過市值管理提升核心競爭力,民企則以股權激勵提升員工的利益,彰顯對未來的信心。
2. 政策和市場的互相協同
本輪護盤行動呈現政策引導和企業自主的雙向驅動力。央行通過再貸款工具支持中央匯金增持,國資委指導央企加大回購力度,而上市公司則借助專項貸款或自有資金實施回購。這種協同既避免了直接干預市場的副作用,又能精準的把資金注入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領域。
3.可以更好的引導價值投資的理念
頭部企業的示范效應顯著,科創型企業通過回購吸引人才,強化技術壁壘,凸顯戰略新興產業的長期潛力,也能給A股市場傳遞價值投資的核心理念。
如何看待“國家隊”和一些上市公司的自發性行為以及后市行情如何演繹?
“國家隊”入市不僅提供流動性支持,更通過增持指數基金傳遞“穩預期”信號。中央匯金等機構明確表示將“該出手時就出手”,央行也承諾提供充足再貸款支持,形成“政策底”的強力支撐。
而上市公司的自發性回購增持,則是市場成熟度提升的體現。優質資產的長期價值終將回歸,企業通過回購傳遞信心,吸引長期資金的加入,推動市場從情緒驅動轉向基本面驅動。
增持回購浪潮之后,市場行情和方向又會如何?
目前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外部壓力仍是市場主要的干擾因素,但政策與資金的合力已逐步構筑“市場底”和“政策底”。方向上盡量關注成長性強的,尤其有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需要的細分領域,比如有政策扶持的AI、半導體、算力、機器人等方向。
其次也有適當兼顧防御屬性的方向,比如高分紅的央企,加上低估值的優勢,很有可能會成為短期市場資金避險的的優先選擇。
總的來說,當前A股的增持回購潮,既是應對短期沖擊的穩定器,也是長期價值重估的起點。下面匯總了近期集中增持回購的上市公司名單,建議收藏關注!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作為任何買賣的依據,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任何操作都是基于市場理性的分析,不可盲目跟從。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