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王小芊
消費賽道市場格局正在悄然重構。隨著3月中旬一系列提振消費的政策落地,消費板塊獲市場密切關注。截至3月31日,今年以來,A股汽車、家用電器、社會服務等消費細分板塊以及港股恒生消費指數漲幅居前?;甬a品的表現也十分亮眼,多只消費主題基金年內收益超過10%,頭部產品的收益超過20%。
可以看出,本輪消費行情聚焦更高層次的需求,如情緒價值和科技家電等新興領域。業內人士認為,隨著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品牌化與品類升級將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所在,消費升級帶來的投資機遇值得長期看好,科技進步和人口結構的變化將進一步鞏固新消費的長期前景。
消費主題基金業績回暖
3月中旬,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介紹《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的出臺背景和具體措施。隨著一系列提振消費政策逐步落實,A股和港股的消費板塊也受到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截至3月31日,A股市場31個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中,汽車、家用電器、社會服務等大消費領域表現突出,分別上漲11.4%、4.38%、4.32%,漲幅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分別位列第二、第六、第七。與此同時,港股市場恒生消費指數同期也上漲了5.59%,體現出市場對消費復蘇的積極預期。
具體到基金產品,消費主題基金業績整體回暖,多只產品年內收益頗豐。截至4月2日,國聯滬港深大消費A、銀華品質消費、富國消費精選30A分別實現23.30%、21.32%、20.91%的漲幅。此外,海富通消費優選A、長信消費升級A等主動權益基金的年內收益亦超過10%,顯示出基金經理在消費板塊布局的成效。
長信基金認為,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凸顯了消費在當前宏觀經濟政策中的重要地位和戰略意義。伴隨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落地以及地方配套政策的實施,以舊換新政策正加速推動消費升級,消費領域未來或將迎來更多投資機會。
國家稅務總局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4月至2025年2月期間,冰箱等日用家電零售業、電視機等家用視聽設備零售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分別達到28.6%、19.9%,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幅高達45%,二手車銷量同比增長18.1%。由此可見,以舊換新政策正有效拉動居民消費需求。
從舊消費向新消費轉型
此輪促進消費的政策與以往有所不同,不再僅限于傳統消費領域,如白酒、零食和日常調味品等,而是更關注滿足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包括情緒價值和科技家電。依托日新月異的科技產品,挖掘并激發居民的消費增量需求。
國泰基金基金經理李海認為,經過過去幾年的持續調整,消費領域中的一些優質企業已經展現出極具吸引力的投資價值。他強調,目前的消費投資策略以新消費為突破口,舊消費為穩定基礎,形成了包含高端白酒、家電、化妝品、寵物食品、飲料等行業的均衡組合。
在傳統消費持續復蘇的同時,新型消費正在不斷興起。長信基金認為,新型消費的生命力同樣值得期待。只要經濟未出現明顯下行趨勢,居民收入預期未顯著下降,消費升級的需求就會持續存在。長期堅持品牌塑造和品類升級的企業或將在市場需求恢復時更容易實現增長。
中信保誠基金基金經理管嘉琪則從更宏觀的角度分析,從空間來看,目前國內GDP中私人消費占比不足40%,而日本這一比例超過50%,美國超過60%。相較于美、日等國家,國內居民消費仍有非常大的潛力。他進一步表示,相較傳統消費,他更看好新型消費的發展前景。
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
長信基金消費團隊認為,新消費的核心邏輯在于需求端決策權重的變化,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他們的消費選擇從以功能性和性價比為首要考慮因素,逐步轉變為更注重情感滿足,例如潮玩和戶外服飾等領域。
當前市場環境下,部分企業已敏銳捕捉到消費者情感需求的變化。相比多數企業選擇降級戰略,這些堅持品牌化與品類升級的企業將面臨更為寬松的競爭環境,或能在市場需求回升時更早實現增長。
消費在宏觀經濟中的戰略地位決定了其在資本市場中的重要性。長信基金指出,消費是一個長期的主題,此次提振消費行動進一步擴大了以舊換新的支持力度與覆蓋范圍,有望持續釋放消費潛力。
管嘉琪也從多個角度分析了新消費領域的發展前景。他認為,新消費的發展首先體現在新人群的出現,包括以Z世代為代表的潮玩、寵物等新興消費行業,以及具備人口紅利優勢的銀發經濟,未來相關領域的供需規模有望快速增長。
此外,科技進步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顯著加速消費領域的商業化應用,如智能駕駛、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游戲和文化產業等。渠道和消費場景的變化則為新消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渠道正逐步從傳統的貨架式通道轉變為場景化和生活方式導向,進一步貼合消費者日益提升的需求和意識。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