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年頭,買車比挑對象還費勁。
前兩天去汽配城溜達,好家伙,碰上幾位老哥,愁眉苦臉地打聽:“這車現在還能買嗎?”一位開小鵬G6的哥們兒,提車倆月虧了三萬,樓上張姐的歐拉好貓三天兩頭充不上電,剛畢業的小劉盯著直播間9.9萬的卡羅拉,抓耳撓腮,跟猴兒似的。
2025年這車市,簡直跟坐過山車一樣刺激。
各位看官,您要是想保住錢包,可得聽我說道說道。
先說這燃油車,眼瞅著就要“涼涼”了。
國七排放標準就像懸在頭頂的鍘刀,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2026年就要全面禁售燃油車了。
凱迪拉克XT5跳水12萬,標致508L更是6.99萬甩賣,不知道的還以為4S店改成早市了。
可您琢磨過沒,這些合資品牌為啥自降身價?
我那修車鋪里停著一輛2023款途觀L,當年落地價24萬,現在二手販子只肯出15萬。
為啥?
還不是因為燃油車要被淘汰了!
您現在買回去,過兩年說不定連廢鐵價都賣不上。
再說新能源車,這玩意兒更新換代比翻書還快。
寧德時代那邊放出風聲,說充電8分鐘跑1000公里的固態電池明年就要量產了。
現在那些吹噓“續航800公里頂呱呱”的電車,明年就跟老古董似的沒人待見。
我認識一位特斯拉老車主,三年前35萬買的Model Y,現在掛出去18萬都沒人要,天天開著跑網約車回血。
這加油站的隊伍是越來越長,上周半夜路過海淀的加油站,好家伙,排隊排出去二百多米,95號汽油眼看著就要破10塊了。
上海的藍牌競價都炒到15萬了,中簽率比中彩票還低。
您再看看充電樁,現在比公共廁所還多,草原天路上每隔20公里就有換電站,買杯咖啡的功夫,電車又能跑四五百公里。
我徒弟開比亞迪漢,每個月電費還沒他對象買化妝品花得多,同小區開漢蘭達的鄰居,每次加油都肉疼得直咧嘴。
那些花里胡哨的新勢力品牌,更是要敬而遠之。
您還記得去年滿大街的威馬展車嗎?
現在連售后電話都打不通了。
我車間里還停著三臺泡水的高合,車主想換個后視鏡都得等三個月從國外進口零件。
挑車就記住三個數:月銷不過萬的直接跳過,研發投入沒百億的別考慮,4S店覆蓋不了全國的趁早拉黑。
華為問界為啥能殺出重圍?
人家背后有賽力斯十萬產能的工廠撐腰,全國2000多家門店可不是鬧著玩的。
真要我說,今年能不買車就別買。
寧德時代的凝聚態電池、華為的無人駕駛、小米的第三代平臺,這些厲害的技術明年都要落地了。
現在買的車,明年說不定就過時了。
但要是家里真有急用,記住三條保命口訣:定金別超過5000,防止商家跑路;合同里白紙黑字寫上保價期限;貸款利息超過3%扭頭就走。
再教您一招,支付寶搜“二手車估值”,三年殘值率低于40%的車,再便宜也別碰。
買車這事兒,得聽過來人的。
上周一位老哥非要買個小眾品牌的“智能座駕”,我帶他去二手車市場轉了一圈,看到同款車兩年虧了60%,他立馬就改主意了。
銷量榜前二十的車可能不夠酷炫,但那是十萬車主用真金白銀選出來的,絕對比銷售的忽悠靠譜。
車市風云變幻,謹慎駛得萬年船。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