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匯區天平街道的老舊社區,裝修垃圾清運是長期面臨的難題:袋裝垃圾露天堆積動輒三五天,清運時鏟車轟鳴、塵土飛揚的場面讓居民苦不堪言。
日前,天平街道在嘉御庭小區正式啟動“裝修垃圾組合箱”式清運模式的試點,這是繼2024年巴洛克宮廷小區成功試點箱體式清運后的又一創新實踐(垃圾“消聲術”!靜音防塵模式已開啟)。該模式通過輕量化組合箱與智能管理系統結合,實現裝修垃圾“即產即清、全程無塵”。
模塊化組合箱技術升級
裝修垃圾組合箱現場
組合箱采用輕量化可拼接箱體,單個容積2立方米,電動叉車可直達樓棟單元門。對比傳統6立方米固定箱體,空間占用減少75%,最大程度減小對居民通行的影響,對于空間狹小的小區也適用。90平方米以下戶型僅需1~2個箱體,大戶型可分批次投放,有效避免“垃圾圍樓”現象。
數字化管控清晰透明
“運清爽”小程序使用步驟
居民通過“運清爽”小程序即可在線發起清運申請,系統將基于房屋面積、裝修類型等參數,智能評估垃圾總量并推薦適配箱體數量后,小程序實時顯示政府指導價,杜絕亂收費。居民在手機端可實時查看費用明細、追蹤清運車輛位置,實現從預約到結算的全流程透明化管理。清運企業則依托數字化調度平臺,在約定時段前將可移動組合箱放置至堆放地。
即產即清、全程無塵
垃圾清運過程
組合箱采用全封閉式設計,裝修施工人員將裝修垃圾搬運下樓裝箱,利用叉車實現15分鐘完成組合箱更換。清運時,環衛公司會整箱拖走,全程裝修垃圾不落地,避免了噪音、二次揚塵擾民的情況,提升了裝修垃圾的清運效能。
據悉,天平街道將對試運行情況進行動態評估,年內計劃全覆蓋推廣該模式。通過不斷探索實踐新模式和新方法,努力解決裝修垃圾的清運難題,推動城市容貌提檔升級。
記者:曹香玉
編輯:葉芳芳
校對:耿潔玉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上觀號作者:徐匯通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