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制造業的重要配套產業,包裝工業不僅承載著服務國家戰略、保障民生需求的重要使命,更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在消費升級和產業轉型的雙重驅動下,行業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活力與廣闊前景。
這一發展態勢在華源控股(002787.SZ)的2024年度業績中得到充分體現。報告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4.49億元,保持穩健提升之勢;實現歸母凈利潤0.7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739%,營收凈利均創出近七年新高。同期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2.04億元,同比增長33.63%,現金流進一步充裕,經營狀況獲得實質性大幅改善。
基于良好的經營表現,華源控股宣布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0元(含稅),合計派發3323.99萬元。這一分紅方案既反映了公司穩健的財務狀況,也彰顯了管理層回饋股東、共享發展成果的決心。
金屬與塑料包裝雙主業構筑核心競爭力
中國包裝行業正經歷深刻的產業變革,行業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包裝行業深度調研報告》顯示,2024年市場規模預計增長至1.22萬億元,2025年突破1.3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5.6%,其中金屬包裝和塑料包裝領域增長潛力顯著。
作為行業領軍企業,華源控股通過前瞻布局和技術創新構建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公司2024年財報顯示,其金屬包裝業務貢獻18.31億元,占比74.75%;塑料包裝業務收入5.67億元,占比23.16%。兩大核心業務協同發展,形成了獨特的“雙輪驅動”模式,推動公司深度耕耘,如今華源控股已成為國內少有的同時具備金屬包裝、塑料包裝產品工藝設計改造、模具開發、生產銷售、設備研制改造等完整業務鏈條的包裝企業,可以及時、快速滿足客戶的需求,具有極大的市場競爭力。
不僅如此,華源控股還清晰地構建了完善的產業生態體系,這一體系貫穿產業鏈上中下游:上游供應鏈方面,公司的金屬包裝業務與首鋼集團等優質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塑料包裝業務則與中海殼牌等國際石化巨頭保持長期穩定合作;中游生產研發方面,公司通過引進先進設備、吸納高端人才,以及與江南大學、常州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持續提升創新能力,報告期內投入研發費用8926萬元,且截至目前公司共取得授權專利400余項。同時生產基地布局覆蓋華東、華南、華北、西南、華中五大區域,有效輻射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成渝經濟圈及中部核心市場;下游客戶網絡方面,金屬包裝主要服務立邦、阿克蘇等國際化工涂料巨頭,塑料包裝客戶包括殼牌、美孚等全球能源企業,形成了穩定的高端客戶群。
資本市場對華源控股的長期發展前景展現出強烈信心。多位行業分析師指出,在當前包裝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窗口期,具備全產業鏈布局和技術創新雙重優勢的華源控股,有望在行業高質量發展浪潮中搶占先機,確立更具優勢的市場競爭地位。
“三維立體”市場策略加速產業升級
為深化產業鏈布局,華源控股實施了三管齊下的客戶拓展策略。首先,推動客戶結構多元化;其次,深度挖掘現有客戶需求,進一步拓展業務邊界;第三,積極開拓東南亞等海外市場。這種立體化的市場策略,為公司業績持續增長提供了堅實保障。
業務深化方面,華源控股積極布局食品包裝和新能源電池結構件兩大新興領域。其中食品包裝業務中,目前產品主要包括金屬蓋、食品罐、食品包裝印涂鐵等,相關客戶包括奧瑞金、娃哈哈、美佳漁業、邁大、旺旺等頭部企業。近幾年為了進一步做深該業務,公司還建立了國際一流的食品安全管控體系,并參與并主導多項國際、國內標準。同時聚焦產品風味及貨架期的延長,公司積極布局食品罐,未來隨著產能的逐步釋放,及新客戶的不斷開拓,食品包裝有望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同時電池精密結構件業務成效初顯。在“雙碳”目標推動下,高端電池結構件需求激增。華源控股敏銳把握市場機遇,憑借金屬包裝技術的協同優勢,近年快速切入電池精密結構件領域。據了解,電池精密結構件封裝殼體也隸屬于金屬包裝,封裝殼體作為電芯內活性物質與外界全生命周期的屏障,是各類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未來隨著電池應用場景不斷拓寬,封裝殼體的市場容量將呈現顯著增長。
此外海外拓展方面,華源控股穩步推進東南亞市場布局,并針對區域特點開發的印涂鐵包裝產品,已成功打入當地龍頭企業。據行業研究顯示,預計2029年東南亞食品飲料金屬包裝市場規模將以6.1%的年復合增速增達57.5億美元,這為公司國際化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華源控股通過實施多元化的客戶拓展策略、持續加碼技術創新投入以及精準的市場定位,正在構建一個更具韌性和成長性的業務生態系統。這一戰略布局不僅夯實了公司的發展根基,更為未來業績的持續穩健增長注入了強勁動能。在當前包裝行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機遇下,華源控股憑借其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扎實的產業基礎,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有望為投資者創造穩定且可持續的長期價值回報。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