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定格: 故土山河念忠魂
1990年5月30日0時25分,畢節市納雍縣維新鎮的醫院內,一聲悲慟的呼喊打破深夜的寂靜,年僅24歲的駐鄉民警楊仕海,因公殉職。他的生命永遠停駐在那年的春天。
從當駐鄉民警到壯烈犧牲,他在公安戰線上僅戰斗了91天,卻以熱血澆灌出一座精神的豐碑。這位年輕的共產黨員用生命詮釋了忠誠與信仰,將“人民公安”四字鐫刻進歷史的永恒。
扎根鄉土:一盞不滅的“守護燈”
楊仕海,1966年2月18日出生于納雍縣維新區梅花箐鄉大坡村一個農民家庭。
1990年2月,納雍縣公安局招聘駐鄉民警。楊仕海成功考入納雍縣公安局成為了維新區派出所駐梅花箐鄉民警,當時正值維新鎮社會治安重點區域治理集中行動期間,新聘的鄉警接到任務也參加了行動,他和兩名鄉警在所長帶領下,一舉抓獲了橫行鄉里的6名罪犯,從此拉開了他的鄉警生涯的序幕。
維新鎮山路崎嶇、村寨分散,他卻用腳步丈量責任:白天調解糾紛、摸排治安隱患;夜晚提著手電筒走訪獨居老人,大山中的燈火伴隨他的身影總在暗夜中亮起希望的光。
生死抉擇:最后一刻的“沖鋒”
1990年5月29日,楊仕海和戰友們接受追捕罪犯的任務后,探明情況準備一鼓作氣將罪犯擒獲。
“抓住他,別讓他跑了。”暮色下垂,憑借夜幕掩護和身強力壯,罪犯越溝跳坎,意欲擺脫追捕,追捕小組窮追不舍。沖刺在最前面的楊仕海,跳到罪犯面前與其扭打、翻滾在一起,展開了短兵相接的搏斗。
罪犯幾次掙扎不能掙脫,便狗急跳墻、孤注一擲,索性拼個魚死網破,拼命往懸崖邊上翻滾。此時只要他松開雙手讓罪犯逃脫,他自己也可以安然無恙了,然而他的鐵鉗大手越鉗越緊。
最后楊仕海與罪犯從60多米高的懸崖峭壁上跌落,谷底傳出一聲悶響,最終楊仕海同志因傷勢過重而搶救無效……
精神永續:春風里的“未竟詩”
楊仕海走了,行色匆匆,征塵未洗。他走得那樣匆忙,走得那樣突然,來不及飲一杯出征酒,沒留下一句遺言,留給人們的是不盡的思念和緬懷。
1990年6月,楊仕海被貴州省公安廳追授“個人一等功”;1990年8月被公安部追授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1990年12月被貴州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35年過去了,維新鎮的山花依然年年綻放。楊仕海長眠的青山腳下,新修的公路貫通村寨,藍白警徽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他的故事深刻烙印在每一個貴州公安民警的心中,更烙印在群眾心間,那不是悲壯的句點,而是一曲關于信仰與初心的永恒春天,他活在每一寸被守護的土地里,更活在每一個奔向人民需要的身影中......
貴州省公安廳發布
通訊員:袁婭
編校:楊 芳
審核:張齊云
審發:江 翔
往 期 推 薦
致敬·緬懷·奮進 | 2025年全國公安系統清明主題詩會在貴州公安隊伍持續引發熱烈反響
原標題:《致敬公安英雄 | 24歲民警楊仕海,生命定格在追捕路上》
來源:貴州公安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