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起的關稅戰已趨于白熱化,中國的堅決反制釋放出不屈從于經濟霸凌的明確信號。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斯瓦蘭·辛格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唯一意圖仍然是利用貿易和技術作為工具,為中國的持續崛起制造障礙。
他直言,美國貿易逆差不斷擴大,總額已超過1萬億美元,這就是特朗普癡迷于通過不合理地提高關稅來實現他所謂的貿易平衡的核心原因。但這只是“疾病的一個癥狀”,真正的根源在于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加速了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相對衰落。
在斯瓦蘭·辛格看來,鑒于中美兩國經濟總量之和超過全部的40%,中國對關稅的反應對包括美國的朋友和敵人在內的世界如何應對特朗普的關稅有重要意義。中國也有更強的杠桿來抵御關稅,并利用兩大經濟體之間根深蒂固的相互依存來應對這一閃電戰。目前為止,中國的堅定回應已受到廣泛關注,在確保全球金融市場和治理體系穩定方面,將讓人們對中國的關鍵作用報以更高期待。
這位印度學者指出,特朗普第二任期一開始就把典型的美國孤立主義端上臺面,一定會在全球治理中造成權力真空。中國已是全球最大貿易國和“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投資者,一些國家希望中國在確保“后美國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方面發揮帶頭作用——“這已經討論了20年,現在看來很有可能成為現實。”
近幾年,中國經濟正持續逆風前行,斯瓦蘭·辛格認為,中國的經濟實力、政治穩定性和發展軌跡表明,中國有能力承受特朗普的“極限施壓”戰略,這一戰略在他第一任期內就未能奏效。中國14億人口的龐大國內市場將維持增長軌跡,也沒有人會指望已達到近20萬億美元規模的經濟體還像20年前那樣繼續以近10%的速度增長。
斯瓦蘭·辛格表示,中美關系的任何中斷都具有全球影響,應該通過對話解決問題,而不是通過貿易和技術戰阻礙世界的進步。而世界經濟將繼續改善和擴張,勢不可擋。在人類繁榮的長期進程中,像現在這樣的小插曲歷史上比比皆是。
“新的強國取代舊的寡頭確實造成了轉型的緊張局勢,世界目前正在目睹這樣一個現實。”斯瓦蘭·辛格說,在這一轉變過程中,印度和中國代表了世界上最具變革性的兩大社會,兩國都已經躋身世界五大經濟體之列。因此,印中之間的協調是確保全面和可持續全球治理方法的先決條件,以順利過渡到正在形成的“后美國世界”。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白波
流程編輯:u028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