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京城進入楊柳飛絮始發期。在“洗剪吹”的傳統手段上,今年,楊柳樹還能“貼面膜”,也就是噴上一層新研發的凝絮劑,減少楊柳絮飄飛。

4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景泰橋西側。路旁的毛白楊高大碧綠,工人師傅正向高壓噴水車的水箱中加入一種透明的黏稠液體。隨后,噴水車沖著樹冠噴灑藥劑,現場聞不到特殊的氣味。記者注意到,因水流沖擊,有的花絮掉落在了地上,但并沒有張開,而是呈完整的棒狀,避免二次飛絮。
“這是新研發的凝絮劑,按比例加入水中稀釋后,用高壓水車、霧炮車或者無人機噴在楊柳樹的樹冠上。”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處長姜英淑介紹。治理飛絮,通常使用噴水、剪枝等手段,被形象地稱為“洗剪吹”,“今年還可以用凝絮劑給樹‘貼面膜’。”

“面膜”會不會對樹木有害呢?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王艷春介紹,這種凝絮劑是食品級的,是以物理的方式對飛絮進行包裹和固定,使其黏結收縮,失去飛行能力。凝絮劑是無毒無害、環境友好型高分子有機物,在后期經過雨水和光照會自然降解。前期的試驗數據也表明,凝絮劑不影響樹木生長,也不影響葉片的呼吸、光合和蒸騰作用。
近年來,各區的綠化隊會為楊柳樹噴水抑制飛絮,高峰時一天要噴兩次水。跟噴水相比,使用凝絮劑的成本會降低不少,因為噴一次就能管10天到15天。目前,“面膜”已經在紅領巾公園以及延慶、密云等區域開展應用,下一步將加大中試的范圍。
此外,今年本市還研制了一種輕便手提式楊柳飛絮吸收機。從外觀看,它像是一臺吸塵器,但打開開關后,只能吸取飛絮等很輕盈的東西,不一會兒,跟吸收機相連的飛絮暫存袋就裝滿了。

“它的風壓、風量都很小,只能吸取飛絮、蒲公英之類。”研發負責人介紹,這臺吸收機的重量很輕、使用方便,等特點。根據不同場景、不同需求,可配置不同重量的鋰電池,也可配備重量6公斤、30個工作小時的背負式鋰電池包。養護工人使用輕便手提式楊柳飛絮吸收機,可快速吸走落地的楊柳絮,及時消除火災安全隱患。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朱松梅,王海欣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