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由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紀念館、上海市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主辦,上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承辦的“我們來看望您——賡續·2025·清明祭英烈 ”主題祭掃活動,在上海76處烈士紀念設施共同舉行。廣大市民自發前往各烈士紀念設施瞻仰、獻花,表達對英烈的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
緬懷寄托哀思 賡續紅色血脈
上午9時,伴隨著五星紅旗在龍華烈士陵園冉冉升起,禮兵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佇立在無名烈士墓前,全場高唱國歌,向英雄烈士敬獻花籃,行三鞠躬禮,儀式莊重,寄托哀思。在烈士墓區,紅軍將士后代動情講述先輩的英勇事跡,青少年代表朗誦慷慨激昂的英雄詩篇。字字鏗鏘,句句深情,革命先烈為理想信念舍生忘死的精神,跨越時空直抵人心,激勵后人接續奮斗。
近兩百名市民群眾及青少年俯身輕拭烈士墓碑,鄭重獻上鮮花,以無聲行動傳遞對英烈的敬仰。
創新演繹歷史 厚植家國情懷
在看守所舊址前,一場跨越時空的情景演出扣人心弦。紅領巾講解員生動講述歐陽立安烈士的事跡,觀眾在打卡墻上留下“山河無恙,如您所愿”的感言。龍華烈士紀念館內,“龍華魂”沉浸式講解帶觀眾重回烽火歲月。游客化身“歷史見證者”,在互動體驗中感受先烈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赤子之心。
線下紅色課堂中,京劇小戲《你的名字》《曙光》《杜鵑花開》以傳統藝術演繹黨史故事;在“龍華英烈”的新媒體端,紅色動漫短片《從未忘卻》用英烈心聲傳遞信仰力量。歷史與創新的碰撞,讓紅色精神更鮮活地扎根于時代土壤。
沉浸民俗體驗 傳承民族氣節
手繪風箏祈愿平安,巧制菊花寄托哀思,插柳踏青擁抱春光……龍華烈士陵園1號門廣場前,游客在民俗體驗中感悟清明文化的深邃內涵。非遺展區內,魚龍燈制作、團扇拓印、竹編畫等傳統技藝吸引眾人駐足。孩子們將寫滿寄語的漂流瓶掛在“思念樹”上,用稚嫩筆跡寫下:“英雄叔叔,謝謝你們讓春天常在。”
龍華桃花灼灼盛開,“山河頌英烈”主題造景融匯青少年來信、烈士詩抄等元素,寓意“英魂不朽,山河不忘”。緬懷,為銘記,更為傳承。每一次鞠躬致敬,是對初心的叩問,更是對民族精神的淬煉。清明祭英烈,不僅是對歷史的回望,更是對未來的宣言。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追思,現場群眾紛紛表示將以英雄為路標,沿著英烈指引的方向前行,不忘來時路,走穩腳下路,堅定未來路。
原標題:《清明寄哀思,上海76處烈士紀念設施同步舉行2025年清明祭掃活動》
欄目編輯:趙菊玲
本文作者:新民晚報 解敏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