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國新辦就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針對民營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介紹了當前信貸工作進展及下一步舉措。
李春臨指出,民營中小微企業資產和財務實力偏弱,金融機構因缺乏企業信用信息,難以提供充分融資支持。為此,通過強化政府部門信用信息共享,為金融機構提供多維度數據支撐,提升中小微企業貸款覆蓋面、可靠性和可得性。
目前,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已建成,國家層面實現企業登記注冊、納稅社保等74項關鍵信息的機制化歸集共享,支持金融機構經授權查詢使用。截至2025年2月末,銀行機構通過該平臺網絡累計發放貸款37.3萬億元,其中信用貸款9.4萬億元,有效服務民營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此外,不少地方也探索出有益經驗,如重慶依托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歸集涉農信息,推動云陽縣等試點區域農戶以信放貸,授信覆蓋率提升至30%。
李春臨表示,下一步將從三方面持續推進相關工作:在提升信用信息共享質效上,擴大歸集共享范圍,提升信息質量,確保準確完整、更新及時;在優化平臺服務功能上,提升平臺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提供豐富金融產品,為金融機構提供信用報告和評價服務,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在強化數據應用和產品開發上,依托國家信用信息歸集加工聯合實驗室,深化關鍵信息開發利用,支持金融機構開發適配民營中小微企業的信貸產品,并指導地方挖掘特色產業數據,聯合開發細分領域信貸產品,便利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融資。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吳娜
流程編輯:U071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