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徽日報報道,近日,首例安徽省體細胞克隆牛在安徽省牛羊產業技術體系亳州試驗站——亳州市譙城區古城鎮興亞養殖場誕生,標志著安徽省肉牛產業科技創新再上新的臺階。
此次體細胞克隆牛以國家珍稀牛種延邊牛優秀種公牛為模板,由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吉林農業大學副校長呂文發教授團隊首次完全利用自主知識產權的工程技術完成克隆胚胎的培育,并與安徽科技學院教授、省牛羊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華金玲團隊,省牛羊產業技術體系亳州試驗站共同完成受體牛準備和胚胎移植。通過精細化孕期監測,首次實現克隆牛全周期健康管理:一個月內8頭牛檢測到羊水,100天后3頭牛維持妊娠,經過280多天的妊娠周期,最終2頭健康克隆公牛犢誕生。經臨床檢查,克隆牛犢生長發育正常,體型毛色與體細胞供體種公牛完全一致。
延邊牛是我國五大地方良種之一,被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其繁殖效率低、種源稀缺,傳統活體保種方式面臨種群近交衰退風險等挑戰。此次克隆牛的誕生,意味著可嘗試在安徽建立延邊牛的異地種群,為國家珍稀牛種的保護體系增添了“原位保種場+異地克隆中心”的創新模式,為我省地方良種資源保護提供了可借鑒的范例。(記者 汪永安)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