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國家消防救援局聯合多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開展情況,介紹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和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專項整治工作相關政策。國家消防救援局副局長宋樹欣在發布會上介紹,為全力遏制電動自行車、建筑保溫材料以及動火作業等領域火災多發勢頭,自去年以來,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了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和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治理等3個領域專項整治。
去年4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開展電動自行車全鏈條整治行動以來,電動自行車領域火災總量明顯下降;電動自行車本質安全水平有效提升;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設施建設和充電費用供需矛盾得到緩解;制假售假和非法拆改等問題得到遏制;電動自行車存量風險逐步降低;全行業生產經營秩序得到改善。按照國務院總體部署,這次電動自行車全鏈條整治將持續到今年年底。
全國電動自行車的保有量在逐年增長,目前已經超過3億輛。過去一年,在相關部門、各地區共同努力下,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初步成效。
一是火災總量明顯下降。去年5月至12月,全國共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9175起,造成6人死亡、15人受傷,同比分別下降46%、90%、87%;今年一季度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1863起,造成1人死亡、3人受傷,環比分別下降12.4%、75%、66.6%。
二是本質安全水平得到提升。工業和信息化、市場監管等部門組織制修訂《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范》《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安全技術要求》《電動自行車電氣安全要求》等4部強制性國家標準,目前都已經發布,電動自行車安全標準體系更加完善,從源頭提升了產品安全質量總體水平。
三是停放充電供需矛盾有效緩解。目前,全國53萬個住宅小區已有24.5萬個按照要求完成充電設施建設;共新增充電端口2400余萬個,累計達到3610萬個;41萬個小區充電電價已經開始執行居民電價,比例達到77.3%;共計為18萬個充電設施提供“三零”接電服務。
四是存量風險隱患逐步消減。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已有5.7萬余家銷售門店參加到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活動,實現交售舊車、換購新車各386.1萬輛;各地已設立老舊鋰電池檢測回收站點達到5139個,已經報廢回收鋰電池64.2萬余塊。
五是打擊制售假和非法改裝成效明顯。整治行動以來,共計檢查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單位87萬余家次,督促主流電商平臺下架問題商品2.7萬余件,實施電動自行車及其零部件召回308次,涉及產品數量30余萬件,立案偵辦相關犯罪案件150余起。
六是群眾安全意識普遍提升。各地廣泛宣傳,組織相關政策解讀1300余場次,利用各類形式載體宣傳電動自行車安全常識220余萬條次,推送安全提示信息1500余萬條,群眾安全意識不斷增強,小區的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飛線充電”等現象明顯減少。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董振杰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