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特朗普政府,把“又當又立”4個字演繹的非常到位,揮舞關稅大棒試圖威脅世界各國低頭的同時,又不忘擺出一副無辜的嘴臉。
(特朗普煽動關稅戰爆發,逼迫世界各國向美國認輸)
1、空綁鐵拳,特朗普弄巧成拙
在特朗普看來,揮舞關稅大棒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一個“高招”,甚至能以此實現對華“脫鉤”,推動全世界經濟發展,以美國為中心。
然而,就目前來看,這樣的“高招”顯然沒有奏效。因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施壓和恐嚇無異于飲鴆止渴,只會加劇雙方的敵對情緒。在這種誤判形勢的情況下,特朗普即便再怎么努力也是“空綁鐵拳”,結果只能是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場關稅戰,實際上是一場全球性的經濟風暴,它不僅動搖了美中兩國的經濟基礎,還造成了世界許多國家“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尷尬局面。
(美國關稅大棒砸下,中國經濟的超強韌性得到了驗證)
而在這股狂風驟雨中,中國卻依舊巋然不動。人民幣的堅挺、國內市場的巨大潛力以及獨特的經濟結構,使得中國具備強大的“消化能力”和“抵抗韌性”。
中方明確表示,任何談判都必須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換句話說,試圖用關稅大棒來威逼恐嚇中國,是不會奏效的。這番堅定的表態就像是給美方上了一課:所謂的霸凌行徑,不僅無法改變中國的意志,反而激發出更強的抵抗力。
2、外交部正告美方:不要指望等到中國的電話
特朗普政府多次謀求與中國高層進行溝通,以期緩解貿易緊張局勢,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特朗普一會兒一個樣?
(特朗普一直在等中國的電話,期待中方“求饒”)
這是因為在特朗普的邏輯中,似乎只要足夠強硬,便能讓對方妥協。當實施制裁打擊后,釋放一點友善信號看看情況,如果對方不認輸,那就繼續“強硬”,在某種程度上,這就是特朗普施政的核心邏輯。
不過,特朗普政府需要明白的是,所謂的“以打促談”恐怕只是一廂情愿,正如中方所言妄圖揮舞關稅大棒逼迫世界各國打電話認輸的野蠻人永遠不要指望等到中國的電話。如果想對話,那就拿出誠意,否則中國將奉陪到底。
中國的態度很明確:開放的大門始終敞開,但必須基于平等、尊重與互信。想用威逼利誘的方式來達成目的,注定是要碰釘子的。美國方面多次聲稱愿意進行“最高級別通話”,卻總是因缺乏誠意和實際行動而被拒絕,這正說明了這一點。
3、奉陪到底,不是說說而已
面對美國施加的高額關稅,中國并沒有一味地把自己局限于“雙邊戰爭”中,而是通過加強與歐盟、東盟等區域經濟體的溝通合作,中方意圖以多邊協作來分擔壓力。
(一帶一路全球“開花”,美國單極化霸權不可能實現)
反觀美國,其頻繁調整的政策和強硬的外交策略,正逐漸顯露出不可持續的跡象。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意識到,長期依賴美國可能會被卷入一場無法預料的政治風波中。特朗普政府自信滿滿地發動“全球關稅戰”,似乎打算通過“各個擊破”來迫使世界屈服,但結果卻事與愿違。
美國的貿易霸凌行徑,不僅讓盟友們心生戒備,也在無形中拖累了自身經濟。本國的企業和消費者同樣面臨著高額關稅所帶來的沉重負擔,逆全球化的浪潮也讓許多產業鏈遭遇斷裂危機。此外,“轉嫁危機”的策略并沒有如愿減輕其國內矛盾,反而讓原本就脆弱的經濟基礎更加不穩。
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與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合作,才是維持經濟增長的長遠之計。作為一個擁有龐大市場的經濟體,中國不僅能提供穩定的需求和供給,更有能力在關鍵時刻化解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由此可見,中方通過國際合作所釋放的“團結力量”,正在一點點化解特朗普的“合縱連橫”策略。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