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6日)
武漢大學發文回應石楠花期異味
武大校園環境管理中心
已于4月4日開始
針對教學樓以及學生宿舍周邊
石楠花進行低空人工修剪
職工在武漢大學內修剪石楠花。來源:武漢大學微信公眾號
不久前
華中科技大學多名學生曬圖稱
收到該校總務后勤處發布的
《關于緩解校園石楠花異味的通知》
自4月2日起
園林綠化服務部正逐步
對教學樓、宿舍區等人員密集區域的
石楠花朵進行修剪
修剪工作預計于4月7日前完成
學校通知。來源:華科大總務后勤處
武漢大學:
明確成因,異味從何而來?
武漢大學在文章中回應,武大內的石楠種類多樣,其中石楠、紅葉石楠和貴州石楠最為常見,開花具有奇特“香味”,在4—5月開花期間,這種特殊氣味與花朵釋放的揮發性物質(如三甲胺等)有關。
武漢大學內的石楠花。來源:武漢大學微信公眾號
既然石楠花有異味,那為什么會在校園內種植石楠呢?這其實和它的生態功能密切相關。作為薔薇科常綠植物,石楠一年四季都是綠色,每年4月,花朵盛開時聚集在一起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同時能夠吸附粉塵、釋放氧氣,具有極強的空氣凈化能力。
每年10—11月,石楠花正常授粉后會結出長度在半厘米左右的紅色球形果實,這是鳥類在冬天最容易獲取的食物之一。而石楠花散發出的“異味”雖可能給人類感官帶來不適感,卻對昆蟲傳粉至關重要。如此種種,都體現出石楠的良好生態價值,也使其成為武漢地區園林綠化中常見的優質樹種。
學生:
為學校的處理速度點贊
網友分享修剪照片。社交媒體截圖
4月3日上午,有網友曬出華科大校園內有師傅修剪石楠花的照片,并配文稱:“有師傅在宿舍區處理了。”評論區有其它學校學生喊話,希望所在學校能夠效仿。
華科大一名學生向記者表示,確實在學校官方的推送消息中收到了修剪石楠花的通知。針對這一舉措,他為學校點贊:“學校積極傾聽大家的反饋,并迅速采取措施優化校園環境,給華科大速度點贊。”
在社交媒體,也有不少人支持這一舉措:“異味確實讓人受不了”“對生活造成影響應該清理”。
早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生會也在3月8日發布推文稱,為了避免人群密集處的石楠花氣味對同學們正常生活造成影響,學生會聯合后勤部門開展了校園石楠花修剪行動。
專家:
武漢石楠種植量在減少
4月6日,經視直播的記者聯系了武漢園林科學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董立坤。他解釋道,石楠屬于薔薇科的常綠植物,四季常青,能夠吸附粉塵、釋放氧氣,具有很強的空氣凈化能力。因此,20年前開始在武漢大規模種植。但是,石楠在開花時會釋放一種氣味,許多人對此并不適應。因此,從2010年開始,新種植的項目中已很少使用石楠,而之前種植的石楠也在逐步進行更換。
董立坤指出,石楠花對人體并無害處,其花粉也不是傳播型的,不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市民們無需過度擔憂。如果有人覺得氣味難以忍受,只需稍微遠離石楠花即可。至于需不需要通過修剪來減少異味,董立坤表示,石楠的花期很短,大約十天,預計將在4月10日左右結束,如果全靠修剪其實效率不高。他建議,對于石楠花較為密集的地方,可以采取移栽或更換其它樹木的方式,以減少對大家的影響。
石楠花。來源:武漢大學微信公眾號
來源:經視直播、長江日報、武漢大學、九派新聞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