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如今,許多行業都在積極擁抱新技術。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先導性產業,對于保障經濟循環暢通、服務生產生活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今年以來,物流領域也發生了不少新變化。下面我們就跟隨總臺記者,走進物流數字企業,來看看當傳統的物流業遇上AI,會發生怎樣的質變?
作為一家公路網絡貨運平臺企業,這家企業近幾年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都保持了10%到20%的年度增長。而這樣的投入力度在物流企業當中并不多見。負責人表示,全靠傳統的人力去投入,成本會非常高,很容易就被市場淘汰,所以企業用基于大模型的新AI智能解決方案。
那么,AI在公路網絡貨運領域到底能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呢?工作人員給記者現場展示了AI客服跟貨車司機的一段對話。不僅僅是貨物的在途監管環節,從貨運定價到訂單分配,到履約監管,記者在采訪中發現,AI的應用場景正朝著貫穿貨運全過程的方向在發展。企業技術人員表示,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優化指標是要減少司機的空駛率,中國卡車司機通常的空駛率可能到30%到40%。借助AI,空駛率已經降到6%到7%了,效率提升還是巨大的。
目前,AI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在江蘇南京的這家物流數字平臺企業,借助AI開發的智慧多式聯運系統,已經開始投入商業實踐。
借助AI,不僅僅是大大縮短了多式聯運方案的提出時間,而且在方案的質量上更加精準、有效。技術專家表示,十年來,平臺累積超過5千萬筆的訂單,同時覆蓋6萬條公路的線路、4500條水運的航線,系統通過AI去比對上千種方案的這種組合,從中去選出最匹配客戶需求的智慧多式聯運的方案,實現物流需求的“一鍵生成”。
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物流與供應鏈領域AI應用研究報告》,在物流與供應鏈領域,人工智能的滲透率不斷攀升并呈現加速趨勢。AI技術的整體滲透率超過37%,其中運輸場景應用的滲透率最高,接近80%。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劉宇航表示,通過“人工智能+”方式,能夠有效地解決以往人工的信息傳遞的誤差,有效優化供應鏈組織方式,對于未來實現整個物流領域的智能化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編輯:劉潔 責任編輯:劉亮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