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揮舞著 “關稅大棒”,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貿易伙伴肆意發難,妄圖通過這種單邊霸凌行徑,在國際貿易中謀取不正當利益。然而,讓他始料未及的是,中方果斷且有力的反制措施,宛如在這場貿易戰火中添了一把 “猛火”,點燃了全球范圍內反對美國貿易霸凌的燎原之勢,而歐洲的強硬反擊,更是讓美國措手不及。具體的前因后果是怎樣的?且聽我細細道來。
事情是這樣的,在美國宣布關稅政策之后,中方迅速亮劍,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 34% 關稅。中國國務院關稅稅也委員會直言美方做法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中方合法權益。中方還在世貿組織起訴美方,將多家美國實體或企業列入管控名單,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暫停部分美國企業產品輸華資質等。中方這一系列組合拳,直擊美國經濟要害,瞬間讓美國的 “關稅大棒” 失去了威懾力,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抵制貿易保護主義的堅定決心。
對付惡霸的最好辦法,就是狠揍他一頓!中方的強力反制在國際上引發巨大震動,也給其他受貿易霸凌的國家壯了膽,歐洲的表現就讓人眼前一亮,他們這次對美國的態度甚至可以說比我們還要強硬。據可靠消息,歐洲多家汽車廠商已經采取行動,紛紛向美國 “斷供” 汽車。德國奧迪在發給美國經銷商的內部備忘錄中明確指示,這個月2號之后抵達美國港口的車輛將 “暫時扣留”,其發言人也證實了這一消息,并表示公司正在分析關稅對業務的影響,努力將影響降至最低。
英國的捷豹路虎同樣不甘示弱,果斷宣布暫時停止向美國交付汽車。捷豹路虎的發言人表示,美國雖是重要市場,但面對不合理關稅,他們不得不采取短期停止交付的措施,同時也在積極制定中長期戰略,以減輕關稅沖擊。
其實,在這場貿易戰爆發之前,歐洲車企就已經嗅到了危機。為了應對美國可能加征的關稅,德國大眾、寶馬、奔馳等品牌早早布局,加速在墨西哥本土設廠,期望通過本地化生產繞開關稅壁壘。然而,特朗普的一紙協議,將墨西哥也納入關稅名單,這無疑讓歐洲車企的算盤落了空,所以只能果敢反擊。如今他們選擇全線斷供汽車,雖然會面臨汽車積壓、倉儲成本增加、資金回籠減緩等諸多問題,但這一舉措也打亂了美國汽車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間的生產計劃和供貨節奏。美國本土依賴歐洲零部件的汽車制造商,勢必面臨零部件短缺問題,影響生產進度。
不能否認,此次歐洲的強硬態度,與中方此前的強力反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中方率先對美國的錯誤做法予以堅決回擊,為歐洲樹立了榜樣,也讓歐洲看到了對抗美國貿易霸凌并非毫無勝算。盡管歐洲這招是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但也充分表明了其對抗美國貿易霸凌的決心。這不僅是歐洲車企的一次抗爭,更是歐盟在全球貿易體系中對美國霸權主義的一次有力挑戰。相信歐洲的這次強硬態度,也為其他受美國貿易霸凌的國家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借鑒。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