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12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云龍 通訊員 吳靖)隨著“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的展開,臨床營養走進人們的視線。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臨床營養在疾病診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促進我國康復營養學科發展,提升臨床營養干預水平,4月12日,中國營養學會康復營養分會在長沙成立,同時舉辦第一屆康復營養學術會議,會議聚焦“推動康復營養發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共商康復營養規范化發展大計。
“在治病過程中,沒想到吃這么重要”
3個月內2次發作胰腺炎,血脂超過正常值100倍……39歲的長沙市民湯女士健康亮起了紅燈。近日,她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岳麓山院區健康管理中心體重管理聯合門診就診。湖南省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主任營養師蔡華詳細詢問病史,全面了解她的家庭狀況及飲食、作息等生活習慣后表示,飲食結構不合理、養育三個孩子身心壓力大,都是導致湯女士健康出問題的因素,便為她制定了科學飲食方案。
32歲的劉女士年紀輕輕卻已經患糖尿病8年,因血糖控制不佳,引發糖尿病腎病,同時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脂肪肝等疾病,還曾因急性胰腺炎緊急住院,做過膽囊切除手術。“天天要吃一大把藥,身體卻感覺越來越差,快要絕望了。”偶然的機會,劉女士找到了蔡華。蔡華了解到劉女士的飲食習慣非常不科學,不僅喜歡吃米飯等主食,還喜好油重的食物和腌菜,很少攝入高蛋白的食物,為其制定了調整方案,控制血糖,增加優質蛋白,減輕腎臟負擔。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劉女士的血糖得到了控制,體重兩周減輕了2公斤,睡眠質量提高,整個人都有精氣神了,“在治病過程中,沒想到吃這么重要,我真是找對了醫生。”劉女士表示。
蔡華表示,臨床營養學是一門臨床醫學與營養學交叉的新興學科,營養治療是疾病綜合管理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改善患者營養狀況、恢復機體組織細胞功能、改善臨床結局、提高生活質量、節省醫療費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過去,臨床營養科在各地發展很不均衡、不規范。現在,國家正在推動臨床營養科同質化和標準化建設。
多個病種臨床路徑納入了營養治療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9年底發布的224個病種臨床路徑中,有21個病種臨床路徑納入了營養治療。湖南省人民醫院院長肖亞洲表示,營養治療已從輔助手段升級為疾病管理的核心策略,針對慢性病患者,特別是腦卒中、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需要長期康復的患者,營養支持需兼顧個體化的需求,既要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基本要求,又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營養方案,規范的營養治療不僅能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還能有效節約醫療支出,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湖南省人民醫院一直高度重視臨床營養學科的建設和發展。”肖亞洲介紹,醫院臨床營養科可完成營養篩查、評估、診斷、治療、監測一體化流程,也可在省人民醫院三個院區同步開展營養會診,全力滿足患者尤其是70歲以上患者、腫瘤及病危病重等高營養風險群體的營養診療需求。目前,全院24小時住院患者的營養風險篩查率超97%,會診病人營養評估率達100%。
康復營養分會成立后,將推進標準化體系建設
為了促進我國康復營養學科發展,提升臨床營養干預水平,4月12日,中國營養學會康復營養分會在長沙成立,同時舉辦第一屆康復營養學術會議,聚焦“推動康復營養發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來自全國各地的康復營養領域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共商康復營養規范化發展大計。
此次會議選舉產生了中國營養學會康復營養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其中主任委員1名、副主任委員6名、委員90名,湖南省人民醫院當選主任委員單位,湖南省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蔡華擔任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此外,湖南省人民醫院獲得中國營養學會注冊營養師實踐教學基地授牌,將為臨床營養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注入新動力。
本次學術會議內容豐富,開設主論壇和“慢性病康復營養管理”“神經康復與營養管理”分論壇,來自全國的知名專家圍繞康復營養相關主題開展學術交流。會議同步舉辦康復營養實踐案例分享演講比賽,24支隊伍開展激烈角逐,以賽促學,有力促進了業內經驗交流。
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口已超3.1億,慢性病患病率在78%以上,住院患者營養不良發生率為30%至50%,但規范化的營養治療尚未得到充分開展。《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明確提出“臨床營養行動”,要求加強臨床營養科室建設,開展住院患者營養篩查、評價、診斷和治療工作。在此背景下,中國營養學會康復營養分會成立后,將重點開展以下工作:推進標準化體系建設,制定營養風險篩查、評估干預等技術規范;聚焦老年人群、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體的營養干預研究;構建“院校教育—繼續教育—臨床實踐”全鏈條培養體系,加強專科營養師隊伍建設,助力我國康復營養事業邁向新高度。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