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位于海南省,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科研平臺,目前全國主要農作物品種中超70%都經過南繁基地培育,這里正在打造全球種業的“南繁硅谷”。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籍專家來到南繁基地開展科研合作和技術交流工作,“南繁硅谷”的國際影響力日益顯著。
艾哈邁德?阿里今年33歲,是一名來自巴基斯坦的農業學者,目前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中心工作,主要圍繞甘蔗的遺傳多樣性、抗病基因分析等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艾哈邁德?阿里:2014年,我獲得了巴基斯坦斯瓦比大學農學專業的農業榮譽學士學位,然后在位于中國福州的福建農林大學繼續深造,在那里獲得農業科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專業是作物遺傳育種。
阿里說,他選擇到中國留學和工作主要是因為中國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科研條件以及學術交流機會,在農業研究方面有很多優勢。
艾哈邁德?阿里:中國已成為農業創新、研究和技術的全球領導者,以優良的實驗室設施和優秀的師資隊伍而聞名,尤其是對農學家來說,這是一片充滿機遇的土地。此外,中國多樣化的農業景觀為研究不同氣候條件下的作物抗逆性提供了獨特的機會,有助于我開展甘蔗研究工作。
艾哈邁德?阿里:這里的國際合作氛圍和能獲得的資助特別有吸引力,使我能夠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創新和有影響力的研究。我在這里工作印象最深刻的經歷之一是有機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合作,每個人都對農業實踐和技術有獨特的見解,可以分享和討論從實驗室到田間的新想法及其新措施。
阿里說,他希望能成為巴基斯坦和中國之間農業交流的橋梁,把中國先進的農業技術帶到巴基斯坦。
阿里:農業是巴基斯坦經濟的支柱。我計劃通過推廣現代育種技術、精準農業和可持續農業實踐,將這些經驗應用于巴基斯坦。我的目標是引進適合巴基斯坦氣候的高產、抗逆性作物品種。此外,我希望在巴中農業機構之間建立知識共享項目,為巴基斯坦的糧食安全和可持續農業發展作出貢獻。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