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譽為“科學界奧斯卡獎”的“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2025年度獲獎名單揭曉!其中,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的4個大型國際合作實驗——ATLAS、CMS、ALICE和LHCb獲頒基礎物理突破獎。中山大學在ATLAS、CMS兩個實驗中作出重要貢獻,9名師生作為合作組署名作者位列獲獎名單中。
在此次基礎物理學突破獎的獲獎者中,中山大學目前在校或曾在中山大學工作學習過的師生共9名。ATLAS合作組:劉洋(教師)、劉炳萱(教師)、耿聰(教師)、吳敏麟(博士后)。CMS合作組:尤鄭昀(教師)、盧夢(博士后)、李靜舒(2020級博士生)、鄧森(2020屆本科生)、王晰寧(2022屆本科生)。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大學物理學院2017年正式加入CMS合作組,團隊成員包括1名教師、1名博士后、3名博士生及多名本科生。中山大學理學院2022年正式加入ATLAS合作組,團隊成員包括2名教師、1名博士后、1名博士生、5名碩士生及多名本科生。
據悉,中山大學ATLAS和CMS團隊的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核物理與核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和中山大學的資助。未來,中山大學ATLAS和CMS團隊將繼續深度參與LHC的下一階段運行和升級,為揭示物質基本結構與宇宙演化規律作出更大貢獻。
據了解,“科學突破獎”于2012年創立,旨在表彰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工作,并弘揚基礎研究對人類的重要性。此次獲獎也是中國科學家繼2016年后第二次獲得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標志著中國在高能物理領域的持續貢獻得到世界認可。
南方網、粵學習記者 劉單燕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