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5年3月5日,全國兩會召開期間,所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明確定調指出!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20元,這也就意味著,2025年度農民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水平,至少可以再增長20元,對于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增長20元,背后究竟有怎么樣的原因呢?
第1個原因,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普遍偏低
2025年,即便提高了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但是全國的整體標準,僅僅不過只是從123元提高到143元的水平,這一標準尚且還處在一個比較低的標準,因為它跟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相對比,人均社會平均工資相對比,還是有較大的一個差距。
甚至來講,跟職工養老金的人均水平來對比也是有較大的差距,職工養老金的人均水平已經達到3500元以上,如果剔除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均養老金,那么至少也能夠達到3000元以上,所以說農村基礎養老金僅僅只有143元,確實是處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這才是按照,每年20元的最低標準來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2個原因,更多的向中低收入人群傾斜調整
在2025年1月21日,人社部所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當中明確定調指出!今年在調整養老金的過程中,會更多地向中低收入人群傾斜調整,那么作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他所獲得的居民養老金整體待遇水平相對來說確實是比較低的,所以這部分人群就屬于中低收入人群,按照每月20元的最低標準來調整也實屬正常。
雖然說20元,在整體來看并不算是一個很高的水平,但我們要跟自己過去的數據來對比,其實過去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很多時候都是按照5塊錢,或者說10塊錢的標準在增長,那么今年2025年繼續按照20元的標準來增長,可以說是比較高的一個增長標準了,這也是一個主要原因之一。
第3個原因,城鄉基礎養老金完全由財政補貼
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這筆錢,完全是通過財政來進行補貼的,基本上是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來共同補貼,所以雖然整體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現在全國的最低標準大概是每人每月143元,所以說也就不能夠大幅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水平,按照每年每月20元的標準提高,已經是前所未有了,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高的水平。
所以按照這樣的一個標準來調整,也是在核心合理的范圍之內,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認為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只會變得更高,但作為我們個人來講,想要獲得一個更高的居民養老金待遇,一定要提高個人的參保繳費水平,那么將來個人賬戶養老金待遇才會變得更高。
綜上所述
2025年即將迎來農村基礎養老金的調整,最低標準至少可以上漲20元,但是有部分地區可能會超過20元,比如說每一年的上海就是遠遠超過全國的最低標準,包括北京市也是遠超于全國的最低標準,而這些經濟相對較為發達的地區,很有可能會有一個更高的增長,但是全國大部分地區也許就會按照20元的標準來增長。
感謝閱讀,每天講點退休知識那點事,本人專注于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