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收到各種飯局邀請。有時,由于各種原因,我們并不想參加。面對這種情況,回應方式的不同,就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情商高低。蠢人往往簡單一句 “有事去不了”,而聰明人則會用以下這三句話,巧妙拒絕,既表明態度,又不得罪人。
“真不巧,我之前已經有約了”
當收到飯局邀請,不想參加時,一句 “真不巧,我之前已經有約了” 是非常巧妙的回應。
比如,小王接到同事小李的電話,邀請他晚上參加部門聚餐。小王近期工作繁忙,只想下班后回家好好休息,并不想參加聚餐。于是他對小李說:“哎呀,真不巧,我之前已經和朋友約好了今晚一起去看一場早就期待的演出,票都買好了,實在沒辦法參加咱們部門的聚餐了,下次我一定積極參與!” 小王這樣的回答,既明確拒絕了邀請,又給出了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讓小李覺得小王并非是故意推脫,而是確實有其他安排。相比直接說 “有事去不了”,這種說法更能讓人接受,也不會影響和同事之間的關系。
在社交場合中,提前有約是一個大家都能理解的拒絕理由,既不會讓邀請者感到尷尬,也能讓自己順利擺脫不想參加的飯局。
“最近身體不太舒服,醫生建議我多休息”
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飯局,也是聰明人的常用話術。例如,小張收到老同學的聚會邀請,可他近期身體狀態不佳,實在沒有精力參加聚會。他回復老同學:“太感謝你的邀請了,但是最近我身體不太舒服,老是感覺疲憊,去看了醫生,醫生建議我這陣子多休息,所以這次聚會我可能沒法參加了。等我身體好了,咱們再好好聚聚!”
老同學聽后,不僅不會責怪小張,還會關心他的身體狀況。用身體不適作為拒絕理由,能喚起對方的同情心,讓拒絕變得順理成章。而且,這種理由真誠且有說服力,對方很難再強行邀請。相比于簡單粗暴地說 “有事去不了”,以身體不適為由,能讓拒絕顯得更有人情味,也能維護好與對方的關系。
“我對這類場合不太擅長,去了怕掃大家的興”
當不想參加飯局時,坦誠自己對這類場合不擅長,也是一種高情商的拒絕方式。小趙收到朋友的生日派對邀請,小趙性格比較內向,不太喜歡熱鬧的社交場合,他便對朋友說:“真的很感謝你邀請我參加你的生日派對,但是我這人對這種熱鬧的場合不太擅長,去了也不知道該怎么和大家互動,怕掃了大家的興。不過我真心祝你生日快樂,等之后咱們找個時間單獨聚聚,好好給你慶祝!”
朋友聽了小趙的話,能夠理解他的感受,也不會覺得小趙不給面子。這種拒絕方式,既表達了對邀請者的感謝,又誠懇地說明了自己的情況,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與直接說 “有事去不了” 相比,這樣的回應更能讓邀請者接受,也不會破壞彼此之間的友誼。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