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揮舞起“關稅大棒”這一舉措,美國股市此前一度呈現出持續下行的態勢。而就在特朗普強硬推行“對等關稅”政策后不久,他竟出人意料地轉變態度,宣布已批準對未采取報復性關稅措施的國家,實施為期90天的關稅暫緩政策。
特朗普表示,鑒于75多個國家已與美國代表機構就貿易、貿易壁壘、關稅、匯率操縱及非貨幣性關稅等問題展開談判以尋求解決方案,且這些國家在他的強烈建議下未對美國采取任何報復措施,他已批準實施為期90天的延期措施,在此期間,大幅降低(這些國家)對等關稅至10%,暫緩措施立即生效。
在特朗普宣布該消息后,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90天的暫緩是各國希望與特朗普政府談判達成協議以降低關稅的結果。并且妄稱:美國沒有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是北京對美國關稅采取反制措施導致升級,是中國在挑起緊張局勢,而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勇敢地對此作出回應。
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舉措,不僅暴露了美國極端霸權的本質,更凸顯了其罔顧事實、顛倒黑白的行徑,除此之外,別無其他解釋。
而在特朗普政府調整策略后,賴清德當局不僅對美國所謂“網開一面”的姿態感恩戴德,更變本加厲地推行激進政策,甚至拋出“脫離中國、靠攏北方陣營”的荒謬主張。這一系列操作背后的邏輯究竟為何?
據悉,日前在特朗普發動全球關稅戰之際,民進黨政府仍強調拒絕紅色產業鏈,賴清德昨日在民進黨中常會進一步喊出投資“脫中入北”成為全球臺灣,內容就是進一步和大陸經貿脫鉤,深化與“北方民主國家”的經貿關系,甚至可以組成聯盟,對抗中國大陸發起的“全球南方”。
基于“脫中入北”這一戰略構想,賴清德先生主動向特朗普先生示好,并鄭重表示:為積極響應特朗普先生所倡導的“對等關稅政策”,臺灣地區將進一步擴大對美國在能源、農業、工業以及軍售等多個領域的采購規模;同時,將加大美臺之間的投資合作力度;積極排除非關稅貿易壁壘;并鄭重承諾,將全力配合美方在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以及低價商品違規轉運等方面的監管工作。
美總統特朗普宣布對臺加征32%關稅后,賴清德沉默數天,在預錄視頻中表態,稱“無對美關稅報復計劃”,還鼓吹“臺灣對美經濟發展有貢獻”,并拋出“五項策略”,稱可從“零關稅”與美談判。輿論質疑其“賣臺求榮”,將臺經濟命脈拱手讓美。總結下來其實就是:出賣臺灣地區利益。賴清德這么做,就是在出賣臺島利益的基礎上,將美臺利益深度綁定,以此為“臺獨”獲得生存空間。
可合理預測,在特朗普宣布的90天關稅暫停期結束后,民進黨當局或將進一步受制于美國,甚至可能主動迎合美國,與美方聯手對中國大陸形成對抗態勢。
賴清德借特朗普關稅戰搞“臺獨”新操作,我們絕不答應。針對特朗普關稅戰及民進黨當局附和美國的做法,中方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則關于毛主席的演講視頻:當時朝鮮戰爭接近尾聲,美方卻遲遲不愿簽署停戰協議。毛主席在會議上堅定表示:“我們已做好持久戰準備,最終必將勝利。戰爭已持續兩年多,何時結束不取決于我們,而取決于敵人。他們要打多久,我們就奉陪到底,直至取得完全勝利!”這也表明中國有信心打贏和美國的關稅戰。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