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林琳 通訊員 劉姍姍)37歲女白領深陷“恐食”與厭食的痛苦之中,短短兩個月內暴瘦20斤,經檢查竟是患上食道裂孔疝,她的部分胃通過膈肌“跑”進了胸腔。近日,武漢市中心醫院疝與腹壁外科專家團隊通過微創手術和心理疏導,幫助她擺脫病痛,回歸了正常生活。
疝與腹壁外科專家團隊為患者實施手術。通訊員供圖
家住武昌的許女士(化姓)今年37歲,因工作原因,日常應酬較多,飲食極不規律。長期以來,她一直受反流、反酸癥狀的折磨,不得不依靠護胃抑酸的藥物維持治療。去年年底,許女士明顯感覺反流癥狀加劇,進食后還會出現梗咽等不適癥狀。近兩個月來,每次進食后她都會感到極度不適,吃飯成了一種痛苦的煎熬。久而久之,許女士變得焦慮,逐漸出現“恐食”、厭食的情況,體重也從原來的100多斤暴瘦至80多斤,家人對此心急如焚。
在家人的勸說下,許女士來到了武漢市中心醫院就診。經過CT檢查,終于找到了她暴瘦的原因——食道裂孔疝,她的部分胃通過擴大的食道裂孔“游走”到了胸腔,致使食物、胃酸等反流至食管、口腔等器官,引發一系列胃食管反流的癥狀。疝與腹壁外科專家團隊在詳細了解其病情后,為她制定了微創手術與心理治療相結合的方案。
完善術前檢查后,該院疝與腹壁外科王勇主任團隊為許女士實施了腹腔鏡下食道裂孔疝修補手術。手術僅在腹部開了4個小孔,通過植入特殊材料的補片,將食道裂孔精準縫補修復,并將“跑”偏的胃成功“復位”回腹腔。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與耐心心理疏導下,術后第三天,許女士就開始恢復正常飲食,解開了心結,生活也步入正軌。
該院疝與腹壁外科主任王勇介紹,人體胸腔和腹腔之間的膈肌,如同分隔兩腔的“墻壁”,食管經膈肌上的食道裂孔連接胃部。現代人由于飲食結構不合理,長期飲食不規律以及工作壓力大等因素,患有食管裂孔疝的人群也越來越多。早期患者可能癥狀不明顯,但隨著疝逐漸增大,還會引起胃食管反流。
專家提醒,若長時間出現反酸、燒心、嘔吐、腹脹腹痛等不適,在排除胃腸道疾病后,應警惕食道裂孔疝的可能。對于內科治療效果欠佳的患者,及時接受規范有效的外科治療,可以幫助患者盡早擺脫疾病困擾,回歸正常生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