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現身最高規格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后,就宣告著馬云已經全面回歸阿里巴巴了,4年前的那次意外也算是一筆勾銷了,盡管付出了巨大代價,但好在危機已徹底解除。
回歸后的馬云,近期正在活躍于互聯網平臺,和過去4年的罕見露面相比形成了明顯反差。
今年春節后,馬云就在第一時間回到了阿里巴巴位于杭州的總部辦公區,跟員工們親密互動,顯得特別自信自然,看來纏繞在心中的瑣事已經完全擺脫了。
一個多月過去后,現在馬云又再度刷屏互聯網,似乎在向外界宣告:我馬云又回來了。
這一回,馬云先是身穿黑白相間格子襯衫出現在日本東京大學校園內,與幾位看似教授的人士在大步行走,或許是為學術交流,也或許是為阿里巴巴挖掘人才。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前一天馬云還在日本東京大學,次日4月10日又突然現身杭州云谷園區,出席阿里云新財年啟動會。
在這次大會上,馬云還發表了 “高科技絕不僅是征服星辰大海,更應該呵護人間煙火”的演講,這也是馬云過去幾個月第三次在阿里集團公開露面。
在演講中,馬云明確表示:AI的發展目標不應是讓機器模仿人類,不是追求讓機器像人,而是讓機器真正理解人類的需求,像人類一樣去思考,并完成人類難以做到的事情。
這一觀點與當前部分科技公司追求的“通用人工智能”形成了反差,馬云認為,AI的價值在于解決實際問題,而非單純追求技術突破。
近兩年AI的快速發展,確實一定程度地引發了全球對“機器取代人類”的擔憂,而馬云則在演講中明確了一個方向,就是“未來不是讓AI取代人類,而是讓AI解放人類。”
很顯然,馬云眼里的AI并不是用來取代人類思維的產品,AI的真正作用是減少重復性勞動,讓人類有更多時間從事創造性、情感性和決策性的工作。
這一觀點也與阿里巴巴當前的AI戰略高度吻合,阿里云正在推動的AI Agent智能體,就是要讓AI成為企業運營的助手,而非替代者。
最后馬云還在演講中呼吁:“希望我們所有人,阿里同事們,大家一起持續努力,把這個世界帶入到一個善良的高科技時代。”
的確,科技就是要給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帶來變革,讓每一個人有尊嚴,要讓人類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義。
科技存在的的意義,絕非非僅僅追求商業利潤或技術突破,而是要讓普通人受益。
馬云的這段演講闡明了一個重要觀點,就是“AI應成為人類的賦能工具,而非競爭對手。”
馬云強調“讓機器做人類做不到的事”,就已經為AI與人類的能力劃分了邊界。
AI更擅長海量數據計算、重復性工作以及高風險場景工作,而人類更具備創造性思維、情感邏輯以及價值判斷等,只有將AI與人腦搭配起來,才能形成差異化能力互補。
當AI瘋狂進化時,當我們在《終結者》式的恐懼與盲目樂觀之間搖擺時,現在馬云為社會提供了更為理性的第三條路。
讓人做更有人性價值的事,讓AI做更機器擅長的事。這或許就是破解所謂“AI威脅論”與“技術失業論”的方向吧!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