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到來,街區式商業再度迎來客流高峰,也進入新一輪的商業比拼。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三里屯太古里、中糧·祥云小鎮等多處街區式商業項目發現,各大開放式街區項目紛紛進行新一輪品牌更新,引入各類首店;為滿足當下消費者對于人文氛圍以及個性化消費體驗的追求,各項目在文化消費上下足功夫。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高品質街區商業的打造一方面需要持續提升項目品牌層級,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打造慢行步道、發力夜經濟等多種方法來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增強商業項目聚客能力。
太古里南區品牌洗牌
三里屯太古里近期的調整已初現雛形。4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走訪發現,項目南區引入了數十家店鋪,首店成為引入店鋪的主要特色。具體來看,北京首家TOTEME旗艦店、挪威戶外品牌HELLY HANSEN北京首店、KNOTIFY北京首店、UPPERVOID中國旗艦店、Saucony旗艦店、ZIMMERMANN旗艦店等品牌已正式在三里屯太古里南區開業。
同時,北京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耳機品牌OF HUNGER、服飾品牌Nana Jacqueline等品牌在三里屯太古里南區拉起圍擋,正在進行內部店鋪裝修,這些品牌大多是小眾的零售品牌。三出山、大公雞小酒館、費大廚等品牌作為餐飲品牌被引入;珠寶品牌HEFANG、戶外品牌北極狐將重裝后再次亮相南區地下一層,豐富太古里南區的零售業態。上述品牌的引入將強化三里屯太古里南區的潮流屬性,正與該商區“潮不停留”的定位相契合。
三里屯太古里南區將首店、潮品作為品牌標簽,北區則在重點提升品牌層級。在現場,北京商報記者看到,除LV、DIOR的獨棟建筑圍擋外,Loro Piana、YSL、Tiffany、FENDI等奢侈品品牌也已正式拉起圍擋,瑜舍酒店正在進行項目拆除,將改造成為創新零售空間后重新入市。
軟硬件同步升級
無獨有偶,其他開放式街區紛紛調整,迎接消費者。其中,祥云小鎮的品牌也完成了一輪更新。據中糧·祥云小鎮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于近期引入了瑪烏拉斯星球科技館&游樂場、磁食Magnet、PHO THE ONE福萬、峪谷倉、茉若江南等品牌。其中,瑪烏拉斯星球科技館&游樂場是順義首個沉浸式科普體驗空間;美式西餐品牌磁食Magnet是順義首店,以“磁石漢堡+精品牛排”雙產品線為主要特色;PHO THE ONE福萬越南餐廳也是順義首店,店鋪以東南亞街頭風情為靈感。
該負責人表示,街區商業的經營場域更加開放,消費者在場內不僅可以購物,還可以進行社交、游戲等休閑活動,在品牌層級不斷提升的同時,項目硬件也在同步調整。目前,中糧·祥云小鎮正在升級270°開放式觀景臺,綠蔭“劇場”等區域,同時對停車場、母嬰室進一步煥新升級,滿足輻射客群的多元化需求。
即將入市的北京大吉巷作為街區式商業的“新人”,也在挖掘自身優勢。據了解,在硬件打造方面,北京大吉巷打造“博物館+商業”的模式,將項目文保區內的6個院落打造成博物館供消費者免費參觀,并引入1.2萬平方米的城市綠地。在軟件打造方面,北京大吉巷引入各類品牌首店,如“諸如是”全國首店、“瑅瑚小館”全國首店、賞味貴州酸湯牛肉火鍋“山夏間”北京首店等,滿足區域消費需求。
位于亮馬河畔附近的亮馬小院同樣是街區式商業的代表。通過引入風格不同的特色小店,亮馬小院可以滿足消費者休閑娛樂的需求,有效填補了燕莎商場和藍色港灣之間的商業空白,也為周邊散步、運動的市民提供了出行便利。
強化購物體驗
“各類高品質的街區式商業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北京的商業選擇。”中際遠大(北京)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趙理明給出了上述觀點。趙理明進一步指出,對于街區式商業而言,如何強化項目內部的互通性是發展的重中之重,需要項目方對人流動線形成合理引導,在特殊的位置安置具有吸引力的店鋪,從而對客流進行吸收和分流。
2024年4月,北京市商務局發布關于征集支持商業步行街高質量發展項目的通知指出,對街區環境、公共空間、景觀小品等工程方面,或在拓展慢行系統、無障礙設施、優化停車等配套設施方面,或在建設智慧街區、智能安防等數字化方面有相關的改造提升且已完成的商業項目給予資金支持。
結合當下的消費需求,商業戰略專家潮成林表示,未來街區式商業項目一方面要在引入品牌上做出特色,通過差異化、高認可度的品牌矩陣吸引消費者到訪;另一方面可以結合地區的扶持政策在公共空間、慢行系統等方面作出改進,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
“街區式商業項目最大的特點是能夠給予消費者休閑的購物體驗,項目方們可以充分利用夜晚的時間,發力夜經濟,通過多元化的夜間特色活動彌補零售業態的不足,提升項目吸引力。”潮成林直言。
北京商報記者 王思琦/文并攝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