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公布對各個國家和地區實施所謂的“對等關稅”,4月4日,大陸方面11箭齊發,堅決反制美國加征的“對等關稅”。其中,中方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
中國大陸第一個站出來反制“對等關稅”。一次性對美加征 34%關稅,一方面是要清楚表明,想讓大陸打不還手、吞下損害自身發展利益的苦果,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也是向國際社會傳達一種態度,對于違反國際規則的單邊霸凌行徑,中國大陸會毫不猶豫、反制到底。國際社會也應團結起來共同抵制,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與中國大陸堅決反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進黨當局選擇忍氣吞聲。在美方加征關稅的名單中,對臺灣地區將征收的對等關稅稅率為32%。島內各界預估美方此舉將對臺灣經濟增長和產業發展造成巨大沖擊,紛紛質疑臺當局領導人賴清德對美言聽計從,只換來高額關稅。
根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有半導體業者分析,美國對從臺灣地區進口的芯片課征關稅,直接影響不大,但對所有商品包括來自“臺灣地區的服務器、筆記本電腦等終端產品”課稅,沖擊非常大。
另有臺媒援引專家分析報道稱,臺灣可能因此受到“降低市場總體需求、沖擊出口”和“企業投資外移,影響民間投資與薪資結構”等影響。
中國國民黨表示,賴清德上任以來,一味迎合美方、全面倒向美國,對兩岸關系更是采取對抗姿態,導致臺灣地區在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中,毫無籌碼與招架之力,遭課重稅。面對32%的高額關稅,賴清德當局不僅毫無準備,更無法說明如何化解這場經濟危機,令島內企業界與民眾憂心忡忡。
國民黨稱,民進黨所奉行的“倚美抗中”策略,既無助于兩岸和平,也無法保障臺灣經貿利益,終將導致“毀臺”。
民眾黨也指出,即便臺積電已宣布赴美高額投資,臺灣地區仍遭受到美國高關稅的特別對待。如果最終這項高關稅措施付諸實行,以出口導向為主的臺灣地區經濟,勢必受到嚴重打擊。
民眾黨指出,考量高科技產業已經被迫赴美投資,此波關稅措施是否會波及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傳統產業。如汽車零組件也被逼到美國設廠,否則將喪失市場競爭力,臺灣地區的產業空洞化趨勢將更加嚴重。
面對島內輿論質疑和工商界人士的懇求,民進黨當局卻再一次表現出了“逢美必軟”。臺行政管理機構日前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推出總經費880億元新臺幣的協助方案以及九大面向的20條措施,以幫助臺灣農工業應對關稅沖擊。然而,島內輿論指出,高達880億元新臺幣的協助經費,不過是繼續掏臺灣納稅人的錢包,讓民眾來買單。
“跟著‘臺獨’分子走,就是這樣的下場。”臺灣時事評論員介文汲也指出,“軟腳蝦”的民進黨當局把美國當作自己的“護身符”,結果卻被美國霸凌,甚至還要表示“霸凌得好”。
臺灣“中時新聞網”刊發評論文章指出,民進黨當局如此軟弱蒼白無力的抗議,無異于狗吠火車,對照其他地區對美國的強硬表態,采取反制措施,民進黨從賴清德到其手下的官員,除了驚慌失措,沒招應付,以及抨擊在野黨見縫插針,什么事也干不了。美國拎著臺積電的頭顱,反復炫耀,繼續壓榨,臺灣政客卻不敢吭聲,民眾的顏面與未來都被丟光了。
大陸這次反制行動有力度更有速度。這樣的速度意味著大陸提前做好了充分準備,打的是有準備之仗,對美反制的工具和措施充足。反觀民進黨當局,正如島內輿論所說,民進黨當局從去年特朗普提出“對等關稅”政策以來,到底做了什么準備?結果是什么都沒有做,只會喊口號、打壓異己、挑釁大陸來掩蓋其執政的無能。
來源:看臺海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