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書燦(湖南科技學院)
2025年清明節前夕,極目新聞記者發現,在江蘇南通部分地區,紙別墅被大量銷售,而且規模和價格夸張。常州市武進區一商家稱,其雙層紙別墅最大號的面積達200平方米,售價1.5萬元。同時,商家們否認這是個暴利行業,稱成本要占產品售價的70%至80%。(4月2日 極目新聞)
每年清明時節,一些商家便“腦洞大開”,除了傳統的冥幣紙錢,紙質版ATM機、加油站、豪車游艇、飛機別墅,甚至還有紙版的新款新能源汽車,都被擺上貨架。這些祭祀用品價格不一,少則幾十元,多則上萬元,有的還需要提前預訂。在一些人看來,祭祀用品越貴,越能表達對逝者的追思。
這些“與時俱進”的豪華祭祀用品,乍一看,的確讓人眼界大開,但仔細想想,也讓人有些擔憂。畢竟,這么大的紙別墅,除了鋪張浪費,造成攀比之風外,還會污染環境,甚至有可能引發火災,造成生命財產損失。當地網友表示,紙別墅燒起來同樣是“驚天動地”,火光沖天,煙塵滿天,場面讓人心驚膽戰。
天價豪華祭祀用品,里面暗藏的是攀比的不良風氣。一些人覺得,別人買什么,自己也得買什么,不然就顯得沒面子。還有一些人認為,祭祀用品越貴,越能表達自己的孝心。于是,在這種攀比心理的驅使下,祭祀用品的價格越來越高,花樣也越來越多。天價豪華祭祀用品的背后,不排除有一些商家的推動。商家為了追求利潤,不斷推出新的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消費者在商家的誘導下,也逐漸陷入了這種攀比的漩渦中。
早在去年,江蘇南通就曾發布《禁止制造、銷售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的通告》,明確禁止制售紙扎實物等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然而,一年過去,紙別墅不僅沒有消失,反而規模和價格更加夸張。
尊重民風民俗,并不意味著對鋪張浪費、污染環境的行為放任不管。傳統的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等祭掃方式,承載著中國人“祭祖拜宗,慎終追遠”的樸素情感,卻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火災隱患等問題。如今,我們的祭掃方式也要與時俱進,摒棄那些不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陋習。比如,可以通過獻花、植樹、網絡祭祀等方式,表達對逝者的思念之情。這些方式既環保又文明,還能避免安全隱患。
文明祭祀,是對逝者的最好告慰,也是對生者的負責。面對不斷涌現的天價豪華祭祀用品,是時候剎剎這股歪風了。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加大對違規生產、銷售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的打擊力度;商家也應自律,不要為了追求利潤而不擇手段;廣大消費者更應理性消費,不要盲目攀比。只有這樣,才能讓清明節回歸本質,讓祭祀活動更加文明、綠色、安全。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