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國內很多人都感覺到賺錢越來越艱難了。而在進入到2025年之后,大家都希望中國經濟能夠步入快速增長軌道。同時,消費、出口、投資這三駕馬車,將助力經濟穩步增長。只有這樣,實體經濟才能進入繁榮周期,老百姓的收入就能夠“穩步增長”。而從現在情況看,國內投資和消費市場的信心正在恢復之中。
面對當前逐步處于恢復狀態中的實體經濟,以及居民投資和消費信心,有業內人士表示:若不出意外,4月以后,國內將迎來4個變化,大家要提前做好準備。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變化一:中低端消費需求開始回暖
在疫情過后,我國消費需求出現了持續萎縮的情況。而在進入到2025年4月之后,中低端消費需求開始逐步恢復。比如,現在各大旅游景點人滿為患,出去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了。此外,現在很多飯店、餐廳也都座無虛席。有的餐廳吃飯還要排隊等候。應該說,中低端消費需求已經開始回暖。
不過,像汽車、房產、奢侈品、珠寶等中高檔消費需求仍舊低迷。這也說明了,老百姓的收入恢復也有一個緩慢的過程,要想完全恢復到過去還需要一段時間。
變化二:樓市的救市政策會繼續放開
從2024年開始,國內各種救市利好政策不斷。剛開始是各地都放開限購政策,以及上調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額度。隨后,各家銀行把房貸利率從之前的4%以上,下調至現在的3%以下。同時,購房首付比例也從之前的30%降至15%。
預計未來樓市救市政策還會繼續放開。比如,一線城市大概率會全面放開中心區域的限購政策,以及稅務部門還會繼續下調契稅和增值稅率。總之,今年剛需買房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利好政策。
變化三:銀行理財產品會快速升溫
從去年開始,銀行存款利率一直處于調整的趨勢之中。現在國有銀行的3年期存款利率都已經跌破了2%。而面對銀行存款利率的持續下行,不少儲戶就把存款拿出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希望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
所以,從2025年4月起,銀行理財產品的市場開始快速升溫。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受到債券市場波動較大,以及貨幣基金收益率下降的影響,現在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不僅在下降,而且風險也會明顯上升,投資者在購買時需謹慎。
變化四:人工智能在快速崛起
近些年,人工智能時代正在到來。之前商場和銀行大堂里面都出現了咨詢問題的機器人。此外,一些生產企業也在流水線上使用了智能機器人,把工人從枯燥的流水線上解放出來。而從去年開始,一些地區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還有美團宣布將使用無人外賣送餐車,以及無人送餐飛機等。
而未來人工智能將會出現在更多的工作崗位上。比如,銀行柜臺將全部實行智能設備辦理業務,這樣工作效率會大幅提升,而錯誤率會明顯下降。同時,還會有越來越多的餐廳使用機器人來做服務員,給顧客送餐。不過,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工作崗位將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從目前情況來看,國內居民消費需求在逐步回升。這從中低端消費市場全面恢復可以看出端倪。未來居民消費需求還會繼續恢復。同時,樓市的利好政策還會繼續出臺,比如,進一步取消限購,或者降低稅費。
此外,銀行理財產品也在快速升溫,提醒大家投資需謹慎。而隨著人工智能時代快速到來,未來部分崗位會被智能機器人所取代。而這些崗位的從業人員要提前做好轉崗和另謀發展的準備。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