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煥然一新的K8281次列車從濟南站駛出,這標志著“好客山東?齊魯1號”旅游列車正式投入運營。以“岱青海藍”藍紫色和“時代華彩”玫紅色為主色調的列車,在這個生機蓬勃的春天,奔馳在鐵軌上,宛如一條舞動著的鋼鐵長龍“彩帶”,奔赴齊魯大地的下一站“詩與遠方”。
“好客山東?齊魯1號”旅游列車由娛樂功能車、餐飲車、硬座車和軟硬臥車等15節車廂編組而成,全列載客車廂共有666個席位和鋪位。運營區間和車次包括濟南至棗莊西K8281次、棗莊西至威海K8282/3次和威海至濟南K8286/7次,串起山東11個地市、22個站點、200多家景區。乘車旅行可欣賞山東傳統文化之美、山水畫卷之美、民俗風情之美、生態文明之美、厚德好客之美。
不同于以往簡單串聯城市與景區、乘客和游客共享的交通工具,“好客山東·齊魯1號”是一個具有旅游目的地屬性的沉浸式旅游體驗產品,可實現上車即旅游。
“可以用四句話概括‘好客山東·齊魯1號’的特點:升級版的綠皮火車、嵌入豐富的文旅休閑元素、全方位的優惠服務聯動、串聯資源拉動消費的新引擎。”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劉少華介紹,對于年長的游客來說,這里是他們回憶過去“南來北往”的青春與鄉愁的地方;對于年輕人而言,這里是他們體驗“7080”時代韻味的新奇打卡地。
穿梭于列車車廂之間,移步換景,可以體驗非遺之美,品嘗岱宗之味,感受休閑之樂,青島啤酒、棗莊石榴、泰山石敢當等特色產品琳瑯滿目,實現了文旅賦能列車,一程覽盡山海城,成為了惠民便民交旅融合新業態的典范。
“山東琴書和山東大鼓都是國家級非遺項目,我們通過這種藝術形式,把濟南的山泉湖河城全部融在一起,向乘坐旅游列車的乘客展示濟南獨具特色的城市魅力和書山曲海的文化底蘊。”車廂里,來自山東管理學院琴聲書韻曲藝社的羅曉靜和鐘宇婷為乘客帶來了山東鼓曲聯唱《泉水清清楊柳風》,車廂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好客山東?齊魯1號”是全國首個省級政府主導、鐵旅融合、路企聯動、乘游共享的串聯性專線旅游列車,這是山東鐵路繼成功開行“高鐵環游齊魯”以來,積極拓展大眾旅游業態的新嘗試。
旅游列車常態化運營,在未來可以形成文旅融合、產業集聚、經濟聯動的綜合發展廊道。全省各市美食、文創、非遺演藝項目上車,形成“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閉環,在娛樂車廂,可以舉辦適合不同年齡段乘客的非遺研學工坊,將列車打造為“移動的齊魯文化體驗中心”。山東各大旅行社將推出200多個旅游列車主題線路產品,優惠力度大,出游便捷,讓“一張車票游遍齊魯”的愿景成為現實。
“第一次乘坐旅游列車,沒想到這么豪華舒適,還可以品嘗山東各地的美食,期待滿滿。我們姐妹團一起組團去了不少省內城市,今年希望一起乘坐旅游列車去海邊玩玩。”69歲的游客姜獻忠和十余位山東老年大學的姐妹團成員對“好客山東?齊魯1號”旅游列車贊不絕口。
據介紹,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還將謀劃開行“泰山-黃河”“沿著黃河遇見海”“環游渤海”等大眾旅游列車,接續開好“濰坊風箏節”“壽光菜博會”等主題特色旅游列車,持續釋放“紅色沂蒙”“曲阜尼山”等特色專線產品帶動效應,推動熱點經濟、流量經濟更好激活消費新動能;為滿足老年游客的旅行需求,后續將開行“魅力江西”“暢游港澳”“新疆絲路”等“齊魯之星”銀發旅游專列,計劃開行此類專列由去年21列增至今年40列,更好助力發展銀發經濟,推動“文旅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馮帆 宋喜群)
來源: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馮帆 宋喜群
責編:邢妍妍
編輯:吳亞琦 朱曉帆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