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4月11日,深圳市發改委組織召開自來水價格調整聽證會,就《深圳市自來水價格調整方案》聽取意見和建議。本次參會人員由消費者、經營者、專家學者、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政府部門參加人等30余人組成。此前,市發改委委托廣東省前海公證處,通過公證搖號確定參加聽證會的消費者、消費者替補人員及旁聽人員。
人均水資源不足全國1/17,按政策優化居民階梯水價制度
會上,市發改委負責人介紹了水價調整背景、原因和具體內容。此次深圳啟動自來水價格調整工作,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推進水、能源、交通等領域價格改革,優化居民階梯水價、電價、氣價制度”的決策部署,進一步落實國家和省關于城鎮供水價格管理有關要求,建立健全“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價格機制,推動水資源的節約與合理利用,提高供水安全和服務保障能力,促進供水行業健康、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深圳地理條件較為特殊,境內無大江大河大湖大庫,本地水資源十分匱乏,八成以上的原水需從市外引入。目前,深圳平均人均水資源量僅約121m3,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17。特別是,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和人口持續增長,深圳對水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水資源供需矛盾不斷加大。同時,為提升供水服務質量,深圳全面推進供水管理進小區,新建或改擴建水廠、新建市政供水管網及泵站等工作,自來水供水水質穩步提升。
記者了解到,深圳市現行的自來水供水價格于2017年制定,已8年未作調整。此次進行水價調整,可發揮一定的價格杠桿作用,鼓勵居民、非居民增強節約用水意識,推動水資源更合理的利用。
兩套方案,超八成居民家庭水價不變或影響有限
本次自來水價格調整遵循“覆蓋成本、合理收益、節約用水、公平負擔”的原則,綜合考慮國家和省、市有關政策要求、供水成本及社會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了兩套價格調整方案供聽證。
為促進節約用水,適當拉大居民階梯級差,兩套方案居民生活用水三階級差均由1:1.5:3調整為1:1.7:3.5。其中,方案一對居民第一階梯用水價格不作調整,方案二當中第一階梯調增0.27元/立方米。按照深圳供水企業2024年抄收水量測算,第一階梯用水量可覆蓋全市88%的居民用戶,意味著按方案一超八成居民家庭水價不變,按方案二每戶月支出最多增加5.94元。總體而言,對居民家庭用水支出影響有限。
對非居民用水而言,根據《2023年深圳水資源公報》,深圳市(不含深汕特別合作區)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3.69立方米,以此測算,方案一每萬元工業增加值增加水費3.65元,方案二每萬元工業增加值增加2.95元。
同時,兩套調價方案對低保對象、特困家庭以及優撫人員家庭,每月每戶均減免收費水量12立方米。
共商水價調整議題,探尋可持續發展路徑
會上,聽證會參加人圍繞價格調整、方案優化以及服務質量提升等方面展開討論,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表達對深圳自來水價格調整的意見和建議。部分聽證會參加人表示,深圳作為一個極度缺水的城市,通過價格杠桿或許有助于促進節約用水。也有部分聽證會參加人認為,水價調整應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的承受能力,比如,可對小微企業、低收入家庭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還有部分聽證會參加人希望,供水企業繼續提升供水水質和服務效率,讓市民用上更優質、更穩定的自來水。
市發改委負責人表示,將全面梳理、認真研究、合理采納聽證會參加人以及社會各方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自來水價格調整方案,努力讓價格調整政策既能最大程度保障社會公眾的利益,也能促進水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續利用。
采寫:南都記者 張艷麗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