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和2025生態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舉行。
中交上航局展區通過無廢城市、新農村建設、退役電池處理、VOCs治理、油煙管控服務、除塵凈化、機動車船污染防治、噪聲與振動控制、新能源、新材料、綠色交通、綠色生產、綠色生活等多個方向,多層次、多角度、多渠道生動展示了公司在生態環保領域的實踐成果。其中,與中新清城環境合作研發的渣土有害物質智能化快速檢測系統和新能源無人控藻船成為全場焦點。
“它降低了采樣檢測設備損壞的風險、可對檢測后的土壤進行收集采樣、可多點采樣,確保采樣成功率等。尤其采樣及檢測可在60秒之內快速完成。”中交上航局上海交建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溫弢介紹,該系統是國內首套研發并成功應用的同類設備。
其出色的適應性使其能夠充分滿足各類渣土車型的檢測需求,無論是大型渣土車還是小型運輸車,都能輕松應對。此外,該系統還配備了云端存檔備案和實時監測報警系統,確保檢測結果的合規性,為渣土檢測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目前,該系統已在上海多個碼頭的渣土檢查工作中得到應用,運行穩定且效果良好。通過創新的渣土前處理流程,系統已成功檢測渣土超過20萬份。
新能源無人控藻船是上海交建公司在水域環保領域的又一創新成果。相較于傳統船舶,該船船體小、運行輕便,適用于各類水體作業。它能夠替代人工自主完成駕駛、監測、撒藥等工作,大幅度降低人力投入,且安全性更高,有效減少水上作業安全事故。通過水質在線監測數據分析,可生成水質變化趨勢圖和藍藻分布圖,有針對性地進行水質治理。該船以電力為動力源,低碳環保,減少二次污染,運行成本低廉,高效控制藍藻爆發風險。
新能源無人控藻船在蘇州金雞湖某河道的試運行中,有效控制了藍藻生長與擴散。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市場的不斷擴大,新能源無人控藻船將在水域環保和水生態治理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溫弢表示,上海交建公司始終堅定緊跟國家戰略與城市發展方向,聚焦綠色低碳發展,深耕生態環境建設,著力拓展渣土水路消納、綠色技術支撐等領域。
未來,中交上航局將繼續秉持創新、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不斷加大在生態環保領域的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力度,助力生態環保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渣土有害物質快速檢測、新能源無人控藻船試運行……一批創新成果亮相環保展會》
欄目主編:王嘉旖
文字編輯:單穎文
本文作者:文匯報 張曉鳴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