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或學習就難以專注,撓頭、摳手、刷手機……小動作不斷,原以為是拖延癥,卻不料是患上了多動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俗稱“多動癥”,多年來一直被認為是以兒童為主的疾病。但研究顯示,成年人也同樣存在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成人多動癥”有哪些表現?和兒童多動癥有哪些區別?成人多動癥如何自查?4月6日,極目新聞記者采訪了武漢專家。
繪圖:劉陽
多動癥并非兒童特有疾病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精力旺盛,平時話比較多,思維跳得特別快,容易打斷別人說話;工作時無法集中注意力,認真做一件事情不超過三分鐘就開始走神;做事經常丟三落四,不是掉鑰匙就是忘記帶手機;難以預估完成一項任務需要多少時間,導致遲到、無法完成任務等。上述的經歷看起來似乎人人都有,但一位網友在網上分享,說自己因為長年如此,最終在醫院確診了ADHD(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在她的分享帖子下,不少網友自查表示“全中”“你有我也有”,甚至有人發問:“現代人還有人不是ADHD嗎?”
很多人以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俗稱多動癥)是兒童才會有的疾病,為啥成年人也能患上多動癥呢?武漢市武東醫院兒少心理科主任陳婷婷介紹,成人多動癥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通常延續自童年時期的注意缺陷多動障礙,66%-85%患兒的多動癥可持續到青少年和成年期,也就是說這個疾病并不是兒童特有的疾病,是會衍生到成年期的。其癥狀為注意力不集中、沖動控制困難和多動。與兒童多動癥不同,成人患者的多動表現可能不如兒童明顯,但仍可能伴隨焦慮、沖動行為和情緒不穩定等問題。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難以完成計劃、頻繁丟失物品、難以保持專注,進而導致職場表現不佳和人際關系問題。
陳婷婷主任指出,成人多動癥和兒童多動癥的癥狀類似,但表現形式有所不同。兒童患者通常表現為更明顯的多動和沖動行為,而成人多動癥的患者的注意缺陷以執行功能障礙較為突出,多動癥狀似乎比兒童多動癥狀程度輕,更多表現為內在體驗,如坐立不安、焦慮等,沖動行為可以表現為情緒產生的沖動,情緒容易失控,情緒不穩定,情緒問題更為突出。
出現這些癥狀建議及時就診
陳婷婷主任介紹,成人多動癥的典型癥狀主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難以長時間專注于任務或活動,容易分心,難以完成工作任務。經常忘記重要事項,如預約、賬單支付等;經常丟失日常用品,如鑰匙、手機、文件等;沖動和過度活躍:經常在未經思考的情況下做出決策,如購物沖動、突然辭職等;在社交場合打斷他人談話或過度說話;難以保持安靜,常常感到坐立不安;情緒不穩定:經常感到焦慮、煩躁或易怒;情緒波動大,容易對小事產生過度反應;難以應對日常壓力,容易失去自我控制。值得注意的是,成人多動癥常伴有焦慮癥、抑郁癥、藥物濫用、學習和記憶障礙等共病癥狀。
一些人會在網上找一些表格“對號入座”,從而判斷自己是否有多動癥,對此,陳婷婷主任強調,成人多動癥的早期識別和治療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并減少負面情緒和行為對工作、家庭的影響。但其實所謂的拖延、丟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等是包括成人多動癥在內的很多疾病的共性,不能以此作為標準。
當成人出現以下癥狀時,建議及時就醫:長期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完成日常任務或工作;過度沖動、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或行為;工作或生活中長期出現組織混亂、拖延癥嚴重;在與他人的溝通、合作中表現出易怒、耐心不足或行為沖動;出現嚴重的焦慮、抑郁或其他心理問題,且懷疑與多動癥有關。
原標題:《工作“擺爛”可能是一種病!醫生提醒》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施薇
本文作者:極目新聞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徐佳敏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