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海棠初綻。日前,“百卅天大 海棠依舊”天津大學第十一屆海棠季師生誦詩會在春日暖陽中如約啟幕。這場融合詩詞雅韻、精神傳承與創新表達的文化盛宴,不僅是“穿越百年的青春問答”第二季——“海棠花開”網絡美育思政課系列活動的重要實踐,更以美育為經緯,吸引眾多師生校友、市民游客線上線下共同參與,讓思政教育在詩意的土壤中生根抽芽。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天津大學供圖)
活動開場,天津音樂廣播DJ沐晨攜手“愛樂之城”童聲合唱團啟蒙團的50位小朋友歡聲唱響《小鳥飛》《春游》。歡快的旋律、純真的童聲,不僅營造出溫馨美好的春日氛圍,更傳遞出積極向上的活力,為這場網絡美育思政課奠定了溫暖的情感基調。
隨后,“古韻新聲,經典詩詞對話百卅芳華”“文脈鏗鏘,北洋初心激蕩家國情懷”“大師風骨,科學與人文的交響詩篇”“青春宣言,雙語詩詠綻放國際視野”四個樂章猶如一幅徐徐展開的文化長卷,在舞臺上依次呈現。
在古韻新聲與歷史回響的交織中,觀眾仿佛穿越時空。以李清老師悠揚的古琴聲為引,“蘇軾”與學子暢談海棠詩意,學子們深情演繹《踏莎行·夜看海棠》《春祈》等古典詩詞,并合誦李清照《如夢令》,將千年海棠凝于“綠肥紅瘦”的詩意之間,此時傳統文化不再是生硬的文字,而成為青年觸摸中華文明根脈的鮮活觸點。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天津大學供圖)
海棠枝影婆娑間,一方青磚舞臺忽如時光切片,將人們帶回北洋初建時期,“盛宣懷”的“自強首在儲才”宣言激昂有力,師生們以詩歌詠嘆建校風雨,戲曲表演《牡丹亭》韻味悠長。
大師風骨與青春風采的碰撞,展現出時代擔當。演員閆夢哲以茅以升先生“橋者,連接之道”詮釋專家學者的責任擔當,王鋼、李東翰等同學合誦《沁園春·長沙》,以昂揚的“浪遏飛舟”之志,激蕩家國情懷。
海棠花影隨風旋舞,金婧珣、萬宇彤同學賞海棠、寫海棠、頌海棠的情景充滿青春活力,賈玄澤、章紫瑩的中英雙語朗誦《Petals of Memory at Peiyang Hall》更是將活動推向高潮。精彩的表演讓觀眾們看到新時代青年的風采,激勵著大家在追求科學知識的道路上胸懷家國,同時拓寬國際視野,增強文化自信,彰顯了網絡美育思政課對青年成長的重要引領作用。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天津大學供圖)
活動尾聲,全體表演者合唱《天津大學校歌》,歌聲與海棠花一同綻放。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一百三十載風雨兼程,天津大學如一面高揚的旗幟,始終屹立于中國高等教育的前沿高地。這場詩會借助網絡,成為一堂生動且別具一格的美育思政課。它以藝術為媒介,用美滋養心靈,以思想啟迪未來,激勵著天大學子傳承百年學府精神,擔當青春使命,也讓更多人接受美的熏陶和思想的洗禮,讓美育與思政的力量跨越時空,深入人心。
原標題:《海棠“青音”潤澤美育之花灼灼開》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韋嘉維
本文作者:央廣網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