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城市副中心宋莊蓄滯洪區二期,蘆葦搖曳、碧波蕩漾。一群野鴨或在蘆葦蕩間覓食,或在水域上空飛翔——這片以鋼筋水泥構筑的防洪屏障,如今成為候鳥遷徙途中的“加油站”。
宋莊蓄滯洪區位于北關閘以北7公里處,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通過河道清淤、新建堤防及節制閘等工程,該區域蓄滯洪量達338萬立方米,有效緩解了壩河流域的防洪壓力。該工程也兼顧生態需求,保留原有濕地、淺灘等自然地貌,為候鳥提供了穩定的覓食與棲息空間。
“一周前有十四只天鵝降落在這里,短暫停留后又繼續遷徙。而綠頭鴨、針尾鴨、鳳頭鸊鷉、黑翅長腳鷸等大量其他水鳥則在閘口、灘涂以及湖區棲息。”在溫榆河尹各莊閘,九根可升縮的桅桿狀立柱一字排開,控制著九孔閘門的提升。水閘上,北運河宋莊管理所的工作人員李萬強每天警惕巡查,同時也時刻關注著候鳥的棲息狀況。
宋莊蓄滯洪區二期建設工程屬北京市重要防洪體系“通州堰”的重點組成部分,該工程建設目的是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防洪體系提供保障。當汛期洪峰來臨,可通過尹各莊分洪閘、尹各莊攔河閘聯合調度,把從溫榆河上游傾瀉下來的雨洪水引入到宋莊蓄滯洪區,臨時停駐,從而減少下游的排洪壓力。待洪峰度過后,再開啟小中河退水閘,把滯蓄的雨洪慢慢排放到下游河道。
宋莊蓄滯洪區二期竣工后,每天有8萬立方米的溫榆河水引入到項目區的潛流濕地。潛流濕地常年保持水面景觀,水域中及四周種植蘆葦、荷花、睡蓮、水蔥、慈姑、千屈菜等品種豐富的水生植物,營造北方水鄉的迷人景觀,讓曾經的1750畝荒地變成了水景公園。水域面積的擴大與水生植物恢復的同時,吸引了大量以魚類、昆蟲為食的候鳥來此越冬。
已在副中心觀鳥、護鳥十年的愛鳥匯野生動物保護志愿者羿健表示,從2021年至今,愛鳥匯志愿者在城市副中心記錄到的鳥兒種類已達364種。隨著宋莊蓄滯洪區的投入使用,來城市副中心越冬的水鳥又有了一處極佳的棲息地。
來源:北京城市副中心報
記者:白繼開
全部評論 (0)